![]()
《科幻人文》創立于2023年,是第一本以科幻為主題和旨歸的中文學術輯刊,以發展科幻研究、獎掖青年學人為己任,下設專論、書評、譯介、訪談、圓桌等若干欄目,呈現科幻研究領域最新成果及趨向,由重慶大學博雅學院主辦,重慶大學科幻文學與科技人文研究中心承辦,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經過兩輯“研究生專號”試刊,《科幻人文》從2026年起改為不限定作者身份、歡迎各領域科幻研究者來稿的半年刊。現面向海內外征集第三輯文稿。本刊鼓勵跨學科視野和富有銳氣的研究,尤其歡迎與科幻文藝、數字文化、科技人文相關的來稿。
征稿欄目
1.中國科幻文學與文化史
2.新世界文學中的科幻
3.全球南方與第三世界未來想象
4.后人類技術哲學
5.科技藝術的理論與實踐
6.科幻影像和景觀的批判分析
7.數字人文前沿
8.科幻想象的跨學科詮釋
9.百年中國工業文化
10.推想文學研究
![]()
基本要求
1.來稿須附上300字左右的內容摘要與3-5個關鍵詞。
2.作者簡介請注明工作單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電子郵箱。
3.凡屬基金資助的文章,均應寫明基金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及批文號。
4.來稿需為作者未在任何正式出版物發表過的原創成果,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無學術不端問題,文責自負。
5.“專論”限8000-15000字,“書評”限3000-7000字。
6.本刊采用逐頁下注,具體格式要求可參見《科幻人文》文獻注釋規范(詳見附件),為節約您的修改時間,請嚴格遵循編輯部格式要求。
注釋格式
1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第18頁。
2 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魯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325頁。
3 樓適夷:《讀家書,想傅雷(代序)》,見傅敏編:《傅雷家書》(增補本),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第2頁。
4 葉明勇:《英國議會圈地及其影響》,《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年第2期,第192頁。
5 李眉:《李劼人軼事》,《四川工人日報》1986年8月22日,第2版。
6 Randolph Starn and Loren Partridge, The Arts of Power: Three Halls of State in Italy, 1300-1600,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19-28.
7 Hea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 19, no. 2 (April 1993), pp. 199-215.
8方明東:《羅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2000年,第67頁。
9 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工程的進展》,1998年8月16日,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年10月4日訪問。
10 章太炎:《在長沙晨光學校演說》,1925年10月,轉引自湯志鈞:《章太炎年譜長編》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823頁。
審稿時間
本刊為半年刊,審稿周期約為3個月。投稿三個月后如未接到用稿通知,可另行處理。望勿同時一稿多投。來稿一經刊用即送樣刊兩冊。
投稿郵箱
scifi@cqu.edu.cn
《科幻人文》編輯部
重慶大學科幻文學與科技人文研究中心
2025年6月15日
來源 四十二史
轉載 高校科幻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