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東哥筆記
作者:李成東
東哥筆記191期:
2025年7月28日,國家育兒補貼方案出臺。我們正在直面一個早已浮現的嚴峻挑戰:中國人口結構的歷史性劇變與未來發展的巨大壓力。人口問題,已成為關乎國運的根本性大問題。
1945–1955年中國累計新生兒約1.7億–1.8億(按中間值估算)。
具體年份數據為:1945年1005萬,1946年1086萬,1947年1174萬,1948年1208萬,1949年1275–1391萬,1950年1419–1471萬......1954年2232萬(峰值),1955年1965萬。1945年到2025年剛好80歲了。
2024年中國常住人口死亡1094萬,大概率五年后中國常住人口死亡會跳漲到1500萬水平,因為新生兒數量會下降到800萬以下,所以到2030年后中國的自然人口每年會凈減少700萬。
隨著經濟的發展,男女相互依賴在下降,多生育的必要性在下降。這是無法改變的趨勢,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向往的生活”。國家考慮的長遠大戰略,和小民自己考量的短期利益不一致。
![]()
人口進入負增長是當下主要的安全問題
中國人口已經進入負增長了,所以從糧食,到肉禽總需求都在減少。假設未來十年,每年凈減少500萬人口。且老齡化,吃的也沒有那么多了!
那么500萬人口一年的生存需消耗糧食300萬噸、肉類31.5萬噸,并依賴至少929萬畝耕地(約河南省耕地面積的10%)。其它條件不變,也就是未來十年中國減少9290萬畝耕地,也不影響糧食安全。
所以有人說雅魯藏布江水系水電站,要不要搞“紅旗河項目”,引水進疆,開墾更多土地?
完全沒有必要,耗資巨大,投資超過超過七八萬億人民幣,這個水太貴了,不如直接開采塔里木盆地的地下水(8萬億立方米),利用好現有的新疆融雪水。
而且種那么多糧食,根本吃不完。種出來,也沒有競爭優勢。中國當下主要的安全問題是出生率太低,而不是糧食安全。
![]()
為什么人口危機要遠大于
當下的糧食安全問題?
東哥為什么會認為中國的人口危機要遠大于當下的糧食安全問題?
因為人口危機一旦形成很難可逆,糧食安全問題則有一百種解決辦法。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回顧歷史數據:
1955–1965年:總新生兒數量:約2.15億人(1961年:949萬,自然災害最低點)。受自然災害影響,1960–1961年出生人口銳減,但1962年后迅速反彈,形成中國第二波嬰兒潮。
1965–1975年:總新生兒數量:約2.72億人。中國出生人口最高峰,年均超2600萬。1971年后因計劃生育政策推廣,出生率逐步下降。
1975–1985年:總新生兒數量:約1.97億人。計劃生育政策全面推行,但1981–1982年因第一波嬰兒潮人口進入生育期,出現短暫回升(第三波嬰兒潮)。
2009年-2024年中國常住人口死亡從943萬逐步上升到1093萬,未來十年將呈現逐步加速的狀態。
因為1955年中國新生兒數量為1965萬人,到今年也已經70歲了,這個年齡大概率在未來十年會自然的走到生命的終點。
也就是:
到2035年中國每年死亡近2000萬人口,而那個時候每年新生兒數量大概在650萬水平。每年中國人口凈減少是1350萬了!
到2045年中國每年死亡人口2600萬(注:此預測未考慮壽命延長及隊列存活率,實際可能低于此值),而新生兒數量低于400萬,每年人口凈減少2200萬。
問2055年中國還有多少總人口?假定畝產不變,中國需要多少畝耕地?
![]()
![]()
全球哪里生育率高?
讓deepseek歸納了一下全世界前二十生育率高的主要特征:
1)地域分布:前20名中,19個為非洲國家,僅阿富汗、也門為非非洲國家。
2)種族與宗教關聯:
伊斯蘭教主導:尼日爾、馬里、索馬里等生育率最高的國家,伊斯蘭教占比超90%。
基督教與傳統宗教混合:烏干達、贊比亞等國家存在顯著的基督教與傳統信仰共存現象。
3)生育驅動因素:
經濟依賴農業:高生育率國家普遍以農業為經濟支柱,勞動力需求推動多子女生育。
宗教與文化影響:伊斯蘭教和傳統信仰中“多子多福”觀念強化生育意愿。
![]()
![]()
全球人口格局對比
未來的全球格局在這張圖表里,人口才是根本性的問題。
印度:2024年上半年1140萬新生兒(全球第一,占全球約8.8%)
中國:954萬新生兒(官方統計,出生人口低于死亡人口)
尼日利亞:810萬新生兒(非洲最高,全球第三)
日本:72萬新生兒(連續9年下降,總和生育率1.15)
韓國:24萬新生兒(2024上半年實際僅11.8萬,全年恐低于24萬)
2024年歐洲新生兒情況
總量:約500萬–600萬人(生育率持續低迷)
主要國家:
法國:66.3萬(2023年實際新生兒67.8萬已是1946年來最低,2024年預計新低);
德國:約70萬(基于近年趨勢);
意大利:低于39.3萬(2022年數據,2024年預計新低);
俄羅斯:上半年59.96萬,全年預計約120萬。
![]()
![]()
提高生育率!我出一個下下策要得罪不少人
年輕人不愛結婚,結婚了也不想生娃,總和生育率已經逼近日本水平,東哥有什么辦法提高生育率?思前想去,我有一招可大幅提高生育率,就是征收不生育稅。
未生育之前,稅率為稅前收入的10%;
生育一個,稅率為3%,30歲之前且返還此前繳納的60%(逐年降低比例);
生育兩個,稅率為0%,35歲之前100%返還此前繳納的(逐年降低比例);
生育三個及以上,稅率為0%,且100%返還此前繳納,并且在小孩成年之前每年國家提供稅前收入額外5%補貼(不超過2000元/月)。
恕我直言:獎勵政策不會提高生育率,唯有壓力政策可以提高!
政府承諾多生一個娃獎勵10萬,甚至提高到20萬,效果也非常有限。但如果不結婚生育,10%生育稅,一年1萬,終身不婚不育就是40-60萬(日本20%人口不婚不育)!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生育,這個錢其實還是自己的(類似住房公積金),并不產生額外損失。
那么這個政策的意義在哪里?就是年輕人正兒八經的把結婚生娃這個事更重視了,因為每年每月都在被扣錢,而在30歲之后償還比例會逐年減少。這是一個年輕人理性算計的結果。年輕人可以不要獎勵,但絕對接受不了自己的錢獎勵給別人生娃。
但沒有壓力/懲罰政策,單獨的政府獎勵政策也是拿所有納稅人的錢補貼。只是生育稅政策讓年輕人更直觀的感受。
既然大家都那么愛理性算計,只能用這種“下下策”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