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象級網紅,越來越少
以后再也不會有現象級網紅了。
聽起來像是一個暴論,但這也是平臺和用戶共同選擇的結果。
仔細想想,你還記得上一次有現象級網紅出現,是在什么時候嗎?
如果按照短時間漲粉千萬、引爆全網討論的標準來看,上一個現象級網紅可能還是去年下半年爆火出圈的“聽泉賞寶”。
憑借獨樹一幟的鑒寶風格,聽泉賞寶一年漲粉3000多萬,也成為了去年抖音漲粉最多的網紅。
另外根據新榜統計,去年抖音至少有23個賬號漲粉超千萬,其中,聽泉賞寶、木森、郭有才、潘宏愛玩狗、K總等,幾乎都是從默默無聞到一夜爆火,是當之無愧的現象級網紅。
![]()
圖源:新榜
如果把時間線再拉長一些,前幾年出現的現象級網紅更是不少。比如2023年爆火的挖呀挖黃老師、佛山電翰、秀才、一笑傾城、東北雨姐等;2022年還有更加重量級的董宇輝、劉畊宏、張同學等,其中劉畊宏更是憑借健身教練的新身份,單月漲粉7000萬。
然而到了今年,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似乎突然安靜了下來:2025年已經過去大半,都還沒出現過一個能夠引發全網關注的現象級網紅。
從實際情況來看,被流量砸中的普通人也不是沒有,但基本都是曇花一現,剛有點火苗又被熄滅。
比如蔥油餅攤主“跳投哥”,憑借模仿投籃的投餅動作走紅,一天漲粉277萬,但熱度很快就過去,目前的總粉絲數也只有286.6萬;“DD小水”憑借“工地吃播”走紅,單月漲粉217萬,直播最高10萬+同時在線,截至目前積累了592.6萬粉絲,也顯得有些后勁不足。
![]()
圖源:抖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著“八方來財”“大展鴻圖”等作品爆紅網絡的歌手攬佬,也有些“歌紅人不紅”的意味,粉絲最多的抖音賬號也只有75.4萬粉絲。
當然,今年漲粉千萬級別的賬號倒也有,但都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網紅”。
比如演員李明德直播“爆料內娛”,兩天漲粉超千萬,但賬號很快就被封禁,日前更是因為砸車事件被判了6個月;
還有從“毒舌電影”獨立出來的影視解說賬號“心中之城”,憑借6條解說視頻漲粉超千萬;
“北大韋神”韋東奕首次開通抖音賬號,只出鏡說了三句話,漲粉近2350萬;
![]()
圖源:抖音
周杰倫首次入駐抖音,開設“周同學”賬號,發布首條視頻后迅速漲粉至1500萬,目前粉絲也已超過2350萬……
這些賬號的爆火,似乎驗證了互聯網的流量神話還在繼續上演。但一般而言,“網紅”指的是因網絡內容而被大量網民“認識、討論、模仿”的人,他們與這一條件其實并不相符。
換而言之,平臺的流量導向已經開始出現變化,逐漸傾向于匯聚到那些低風險、高熱度的賬號身上。這也就導致流量分發的馬太效應愈發顯著:“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在這樣的趨勢下,以后普通人想靠拍視頻、做直播當上網紅,一夜爆火,再一夜暴富,已經成了一件越來越不可能的事情。
而這,一定程度上也是平臺和用戶主動選擇的結果。
![]()
網紅進入“存量時代”
CNNIC發布的第5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1.23億人,相比去年年底僅增長1.3%。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10.68億人,占網民整體的95.1%。
換句話說,隨著流量紅利見頂,如今的短視頻直播行業,也面臨著和電商行業相似的處境:新的增量越來越少,只能向存量用戶要增長。
而隨著平臺進入“存量競爭”階段,也決定了流量愈發寶貴,平臺不會再集中資源打造“現象級網紅”這樣的爆款,而是盡可能將流量用在刀刃上,通過圈層化推薦留住存量用戶。
在此背景下,平臺對于網紅的態度也是一樣的:與其冒著不確定性去“造神”,不如牢牢抓住現存不多的“搖錢樹”,實現ROI的最大化。
除了對效益的考量以外,在如今這個“塌房比爆火更容易”的網絡環境下,一夜爆火又迅速翻車的網紅案例早已比比皆是,平臺也早已看到了“造神”背后的風險。
近一點的,像是最近因為蒙面演唱會等事件引發爭議的“旺仔小喬”,已經被平臺禁止關注;自曝“日入30萬”的顧茜茜,賬號被永久封禁;還有曾憑借“你的背景太假了”走紅的“疆域阿力木”,也因為和合伙人的矛盾鬧得沸沸揚揚,爭議久久未能平息……
![]()
圖源:抖音
更早些時候,瘋狂小楊哥、東北雨姐、秀才等等,無一不是千萬粉絲級別的現象級網紅,同樣會因為一著不慎,從此徹底消失在了公眾視野。
這些“血的教訓”,不僅讓平臺曾經的資源投入都打了水漂,還容易導致自身也陷入輿論風暴的焦點。“吃一塹,長一智”的平臺們,自然也開始主動調整算法和流量分發機制,“去中心化”以降低風險。
和平臺的態度轉變一樣,“現象級網紅”的逐漸消失背后,市場環境的變化也是一大核心因素。
一方面,隨著用戶審美疲勞,很多人已經開始對網紅造富的神話脫敏。
短視頻快速發展的這幾年,一夜爆火的素人網紅層出不窮。“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的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也讓更多人對網紅祛魅。即使有全網爆火的新人出現,也常常被歸因于“有團隊、有劇本”“平臺又造神了”。
當觀眾開始直接參與到內容審判當中,任何套路終有被看穿的一天,稍有爭議的網紅就會迅速翻車,被遺忘在了時間長河當中。
另一方面,內容創作門檻持續提高、專業機構的降維打擊,也都讓素人爆火出圈的機會大幅減少。
就像最近一段時間,“團播”的模式突然走紅,瘋狂收割平臺流量,背后就是機構運作的結果。甚至,在新的“流量密碼”出現后,還會引發更大的機構進場,試圖分一杯羹。就像無憂傳媒、交個朋友等,已經開始嘗試用團播的模式直播帶貨,快速變現。
![]()
廣東夫婦試水團播
而隨著MCN機構、品牌方、影視團隊的入場,內容制作門檻被大幅抬高,素人想靠一條爆款視頻出圈已經越來越難。
甚至,即使是那些已經意外走紅的創作者,在看到了那么多“前車之鑒”以后,也開始主動選擇低調、沉淀一段時間,不想引起太多關注。
可以說,平臺的態度轉變、市場環境的變化,讓“網紅”這一資源也進入了存量時代。相比“造神”,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存量網紅身上,可能風險更低,也更劃得來。
如今我們看到,平臺們甚至已經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尋求新的增長點。一個最明顯的趨勢就是,“甲亢哥”的中國行爆火后,那些已經過市場驗證的海外頂流網紅,一時間成為了國內平臺爭奪的焦點。
比如被稱為“全球第一網紅”的野獸先生(MrBeast),視頻內容主要是設置高額獎金邀請真人挑戰,全平臺粉絲數超6.34億。7月底,他在快手隔空開啟了中文互聯網平臺直播首秀,相關話題吸引了近5000萬人次觀看;
憑借表情包爆火的網紅“無語哥”,也在差不多時候選擇入駐快手、微博等平臺,目前粉絲數已超過300萬;還有很早就入駐抖音的荒野求生博主“德爺”,最近也開始了中國行,還被拍到在街頭送外賣……
![]()
圖源:抖音
當“現象級網紅”逐漸成為歷史,未來的贏家不再是“一夜爆紅”的個體,而是能穿越周期、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內容、IP與信任資產。
作者 | 李松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