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博血液學術大會期間,我們特邀北京博仁醫院吳彤教授接受專訪,闡釋血液病數字診療專業委員會的核心使命與實踐路徑,分享CAR-T橋接移植的創新型GVHD預防策略研究,并剖析數字技術驅動下整合診斷模式對治療決策的變革性影響。
Q1
作為本屆大會主席,您對血液病數字診療專委會的核心任務有怎樣的見解?該專委會的未來規劃是如何安排的?
吳彤教授:血液病的診斷與治療日益強調整合診斷與精準分型,進而在此基礎上制定個體化精準治療策略。中國血液病數字診療專業委員會的設立,正是為了推動前沿診斷技術在血液病領域的應用,并以之指導臨床進行精準且個體化的治療決策。
傳統細胞形態學檢查仍是血液病診斷的基石,但需聯合免疫表型分析、染色體核型分析及分子生物學檢測,方能顯著提升診斷準確率并實現精準的疾病分型與危險度分層,從而為患者制定最適宜的治療方案。近年來,免疫靶向治療的迅猛進展使血液腫瘤的治療模式逐步由傳統化療轉向減低化療強度、聯合免疫靶向治療,從而在降低毒性的同時提高療效,最終改善患者的無病生存率與生活質量。
除實驗室診斷技術外,影像學評估在血液病全程管理中的作用亦不容忽視。CT、MRI及PET-CT等先進影像手段可用于疾病分期、療效評價及感染等合并癥的確定,貫穿疾病診斷、治療及隨訪全過程。
血液病數字診療專業委員會同時倡導多學科協作(MDT)模式,通過整合血液病學、影像醫學、病理學、計算機科學及呼吸、眼科等其它臨床相關學科力量,實現患者全周期、全方位的精細化MDT管理,進而保障治療順利進行并進一步提升生活質量。專委會將通過定期學術會議、醫患交流會及讀片會等形式,持續推動先進診斷與治療技術的臨床落地,助力血液病專科醫師不斷優化患者管理。
Q2
您團隊在EHA 2025展示的抗CD25單抗替代MTX預防GVHD研究顯示,抗CD25單抗組顯著降低CAR-T橋接移植患者的aGVHD發生率和口腔黏膜炎風險。請問設計這一方案的出發點是什么?該研究結果對未來臨床實踐有何積極意義?
吳彤教授:在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領域,預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保障移植成功與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環節。傳統預防方案多采用環孢素聯合嗎替麥考酚酯及短程甲氨蝶呤(MTX)的組合,然而MTX的應用可增加口腔黏膜炎、血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增加患者的痛苦與感染風險。
近年來,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治療在難治復發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展現出顯著療效,約80%~90%患者可達到完全緩解。但此類患者接受CAR-T橋接移植后,CAR-T治療相關的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史及長期中性粒細胞減少狀態,使其急性GVHD(aGVHD)及口腔黏膜炎發生率有所升高。
基于此臨床痛點,我們團隊創新性提出以抗CD25單抗替代MTX的GVHD預防策略,旨在維持GVHD防控效果的同時,降低口腔黏膜炎發生率并有利于促進供者造血干細胞順利植入。研究結果顯示,抗CD25單抗組患者aGVHD發生率及口腔黏膜炎風險均較MTX組顯著下降,且黏膜炎程度更輕,為CAR-T橋接移植患者提供了毒性更低、安全性更高的GVHD預防新方案。這一突破不僅優化了移植后管理策略,更為免疫治療聯合移植的綜合治療模式提供了循證依據,有望推動臨床實踐中個體化、精準化移植方案的應用普及。
Q3
在血液病數字診療方面,數字技術與傳統診療手段的融合是大勢所趨。您認為在實際臨床應用中,數字技術為血液病診療帶來了哪些具體的變革和優勢?又面臨哪些挑戰和瓶頸?
吳彤教授:血液病的診斷體系經歷了從傳統形態學向多維度整合診斷的演進。早期診斷主要依賴光學顯微鏡下的細胞形態學分析,其診斷正確率約為70%,可初步區分急性髓系白血病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大類,但難以明確細胞譜系來源。
流式細胞術免疫分型技術的應用顯著提升了診斷精度,通過檢測細胞表面抗原表達譜,實現了對白血病細胞免疫表型的精準鑒定。在此基礎上,結合染色體核型分析及融合基因、突變基因的分子生物學檢測,可進一步完成疾病的精確分型與危險度分層,為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關鍵依據。這種多參數交叉驗證的整合診斷模式,不僅提高了診斷準確性,更實現了從疾病分類到預后評估的全程精準化管理,最終指導臨床采取分層治療策略,顯著優化了患者治療結局。
在治療方案決策中,危險度分層同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對于高危患者,因單純化療治愈率較低,建議在疾病緩解后盡早進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以提高治愈率;而低危及中危患者若對化療反應良好,則可避免移植相關風險。這一策略的優化得益于先進診斷技術的臨床應用——通過提高診斷正確率與危險度評估的精準性,臨床醫師能夠更科學地制定全周期治療計劃,最終實現患者生存獲益與生活質量的雙重提升。
會場花絮
![]()
![]()
![]()
吳彤 教授
北京高博博仁醫院
北京高博博仁醫院造血干細胞移植科主任,醫療院長
國際著名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專家
建立了療效及安全性出色的移植體系,使血液腫瘤和良性血液病的移植結果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亞太骨髓移植學會(APBMT)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委會常委及造血干細胞移植與細胞治療學組副組長
女醫師協會靶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院協會血液學機構分會副主任委員
血液病數字診療專委會主任委員
任《中華血液學雜志》、《臨床血液學雜志》《Hematology/Oncology and Stem Cell Therapy》及《Blood中文版》編委
內容來源:《腫瘤瞭望–血液時訊》編輯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