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Skin
hi!歡迎來到每月2更的專欄,在這里,你將閱讀到近期在科技科研領域近期引起討論的一些新聞。
這些新聞正在發生,事關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非常歡迎你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發現、觀點和思考,一起友好討論!
如果文章中有你感興趣的內容,或者還想看到我們為你整理哪些內容,別忘了評論區見~
在這一期中,你將會看到2個方面的內容:
【誰的隱私被泄露了?】
盤點最近3個令人害怕的互聯網隱私泄露事件……
居然每一個都事關我們的每個人
【最新的神奇研究!】
看見病人就想躲?可能不是偏見
科學家說這是大腦在保護你!
盤點最近3個令人害怕的
互聯網隱私泄露事件
在近期的一系列互聯網新聞中,“Maskpark事件”是值得我們需要關注的一個重點事件,有時,科技事件離我們看似很遙遠,但“Maskpark事件”卻真實地關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根據南都記者的報道,近期有不少博主都發帖表示,一個叫“MaskPark樹洞論壇”的境外群組中,正在傳播許許多多普通人的私密影像,甚至還明目張膽地進行各類非法交易。而在這個群組中有10萬以上的成員。
之所以有這樣猖狂的傳播和交易,得益于互聯網上的“匿名”。在這起傳播事件中,社交軟件“Telegram”成為了這些匿名傳播者起到了重要作用。
雖然telegram知名的是它的“加密”功能,但事實上在這起傳播事件中,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其實是它的社交媒體特性:能夠支持多達20萬用戶,在一個大型的“廣場”里匿名群聊。
![]()
之前我們寫過一篇: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看
這是一種什么情況呢?簡單來說,在這種“萬人廣場”中,telegram這樣的軟件可以匿名,給人一種“虛假的安全感”。首先,每個人都可以匿名,僅僅擁有一個ID;而且,群主還能控制誰能入群,誰能發言;甚至還有的功能。因此,群里的成員也許會因此而覺得自己可以發布一些有害的內容,反正“沒人知道我是誰”。
但這種想法,其實是虛假的,是因為:(1)端到端加密、閱后即焚這些功能只有在2人的【私密聊天】功能中才會被啟用,啟用過程比較復雜(2)群聊中的內容仍然保存在服務器中,刪除時,只是刪掉了自己設備上的副本(3)在“萬人廣場”中,用戶并不是匿名的,每次發言都將留下真實世界中、和真實的人有關聯的各種蛛絲馬跡,使人定位到TA的真實身份。
![]()
互聯網真不是法外之地!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相關的規范也會越來越全面。
在群聊中,只要用戶發言了,就有被泄露的可能。比如今年3月,名為Funstatgrtbot 的機器人就在telegram的的數千萬個群組中抓取了560億條聊天記錄,統計了其中大量的用戶數據,甚至還有可能直接統計里面某個特定用戶的聊天記錄。
因此,“MaskPark事件”后續也有了一些發展。社交媒體不斷發展,也許如今,那些被傳播私密影像的人想要維權有些復雜,但相信一定會有更完善的規定來保護我們的權益。
也需要注意,互聯網并非法外之地,雖然群聊發生在一個虛擬網絡中,但它也正如一個廣場,說過的話都會留下痕跡,那些自以為匿名,所以猖獗的網絡犯罪行為,其實并不是完全匿名的。
在“MaskPark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同時,還有一些隱私泄露事件也值得注意。
(1)黑客入侵數據庫
一款專為女性設計的應用Tea,為了驗證女性身份,在注冊時會要求用戶拍攝自己的照片和身份證照片。Tea表示,這些照片都是為了“驗證”用戶身份,驗證結束就會刪除。
然而,在前幾天的報道中,黑客直接侵入了Tea的數據庫,獲取了Tea后臺用戶的各種信息,不僅有個人信息,還有110萬條用戶的私信消息等……這意味著,用戶的臉,她們說的話,都被暴露在了互聯網上。
![]()
誰懂……原本為了保護你的APP身份驗證信息被泄露了……|needpix
(2)默認密碼太簡單
有關網絡安全的獨立研究員Ian carroll最近發現,在美國麥當勞,6400萬求職者的信息都被泄露了。
起因是Ian carroll在網上沖浪時發現,美國麥當勞招聘時會用一款AI軟件:McHire,但是這款軟件的AI回復總是會把人逼瘋。
這款AI聊天機器人的主要功能是,會問你一些基礎的信息,比如姓名電話住址等,還會做一些性格測試什么的。
Ian發現,麥麥餐廳的老板在招聘時,就會登陸McHire的后臺找到合適的求職者。結果,當Ian點進麥麥招聘后臺的網站時,他想也沒想就隨手輸入了一個“123456”用戶名,又輸入了“123456”密碼,然后就……順利登入了麥麥招聘的后臺。于是,隨手點進去的他就發現了全部求職者的信息。
![]()
世界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這句話又具像化了……|Ian的博客:ian.sh/mcdonalds
在Ian反饋了這個問題之后,創建McHire這個網站的AI公司總算解決了這一問題。不過,怎么說呢……先不說用AI招聘靠不靠譜,首先……人總得先安全地使用它吧。
【最新的神奇研究!】
看見病人就想躲?也許不是有偏見……
研究證明這是大腦在保護你!
近期一項瑞士的新研究很神奇,他們用VR眼鏡,測試了人們看到病人時的反應。
在這項研究中,被試者戴上了VR眼鏡,眼前呈現的是一個虛擬人物的臉,這個虛擬人物看起來是病人,或者是健康的人,這個虛擬人物在VR眼鏡中將會不斷靠近。與此同時,研究人員測試了被試者的大腦活動和免疫反應。
結果發現,當人們在VR視頻中看到一個“看起來生病的”人時,大腦就會首先發出警告,觸發一種“行為免疫”,并引起身體的免疫反應,論文中寫道,就像是一種非常靈敏的煙霧探測器(生物系統版),能在我們接觸患者之前就做好了保護我們的準備。
![]()
當我們眼睛看到生病的人了,大腦:危險!!|doi.org/10.1038/s41593-025-02008-y
今天的這兩則新聞放在一起看來……人腦還是比AI靠譜一點啊!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觀點~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