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正文前,我們先來個小調(diào)查:
您是如何看待精神分裂癥的?
A. 得了精神分裂癥就是瘋癲的、危險的
B.一旦得了精神分裂癥,一輩子都無法治愈
C.精神分裂癥患者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D.通過規(guī)范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也可以上學、工作、正常生活
上面的選項里,你是不是也選了A、B或C?其實,這正是大多數(shù)人對精神分裂癥的誤解。
很多人覺得,得了精神分裂癥就意味著“精神不受控制”,會做出許多怪異的,甚至危險的行為。然而,這些誤解不僅影響了公眾對精神分裂癥的認知,也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今天,我們就來逐一澄清這些誤解~
![]()
01
精神分裂癥患者都是暴力狂?
在很多影視作品和懸疑小說中,施暴者/殺人兇手往往都被貼上精神分裂癥的標簽。很多人受這些作品的影響,對精神分裂癥的固有印象可能是“瘋子”、“暴力狂”。
然而,事實情況并非如此。
研究發(fā)現(xiàn),只有10.7%的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和2.7%的女性患者曾有過暴力行為。
可見,精神分裂癥患者并不都會暴力傷人。
精神分裂癥患者出現(xiàn)的攻擊暴力行為屬于激越癥狀的表現(xiàn),除此之外,精分還可能出現(xiàn)陽性癥狀(幻聽、幻視、妄想)、陰性癥狀(情感淡漠、生活懶散、興趣缺乏)、認知癥狀及焦慮抑郁。
所以,面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我們不必如臨大敵,敬而遠之。若是過度強調(diào)精分的危害,不但會增加社會恐慌,還會讓患者受到歧視,導致他們不敢承認自己的病情,不愿就醫(yī),從而延誤治療。
02
得了精神分裂癥就治不好?
一旦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癥,不少患者和家屬會陷入“沒救了”的絕望,甚至選擇放棄治療。
![]()
但這種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對的,精神分裂癥并非不治之癥。
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首次發(fā)作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有75%可以達到臨床治愈。越早治療,療效和臨床結局越好。持續(xù)治療時間越長,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恢復得越好,也越有可能回歸正常生活。
所以,千萬別被“治不好”的念頭困住,精神分裂癥并非不可戰(zhàn)勝。確診后最該做的是遵醫(yī)囑規(guī)范治療、定期復診。只要患者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采取科學的治療方法,家屬給予足夠的關愛和支持,病情還是有可能改善的。
03
家人患有精神分裂癥,自己一定會得病?
“精神分裂癥會遺傳嗎?”
“我們家沒有人患精神分裂癥,我怎么會得這病?”
“我能結婚嗎?”
“我的孩子將來會得精神分裂癥嗎?”
屏幕前患病的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疑問呢?
不可否認,遺傳在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中起重要作用。
一般來說,與患者血緣關系越近,親屬中患病的人數(shù)越多,遺傳風險就會越大。
通過對精神分裂癥一級親屬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分析后,發(fā)現(xiàn)他們兄弟姐妹平均患病的幾率為10.1%,子女平均患病的幾率為12.8%,比普通人的患病幾率(0.9%)要高很多。
可見,精神分裂癥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也僅僅是眾多發(fā)病因素的其中一個。
我們也經(jīng)常看到,即使在沒有家族史的情況下,也有人患上精神分裂癥,這表明遺傳因素不是精神分裂癥發(fā)病的唯一決定性因素。環(huán)境、社會心理、其他生物學因素等也可能起到重要作用,這些因素可能相互影響,共同作用才導致精神分裂癥的發(fā)展。
對精神分裂癥的各種認知誤區(qū)很有可能會成為治療過程中的“攔路虎”。大家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精神分裂癥患者,希望更多的人能正確認識精神分裂癥,及時發(fā)現(xiàn),盡早救治,堅持治療,早日康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