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篇先說一件事,我宣布:馬斯克旗下公司開發的Grok是世界上最好的大模型!
這兩天,X平臺上有位日本網友發了張煙花的照片,并配文“日本最大的煙花”。
有網友就在下面評論說“日本還見過更大的”,緊接著就有個外國網友問Grok,“他說的更大的煙花是什么時候呢?”
Grok說:“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廣島和長崎”。
果然是最強AI,deepseek往后稍稍吧!
日本人看到Grok這樣回復,立馬就應激了,“沒人教過你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嗎?”
然后Grok就把那條說廣島長崎的回復刪掉了,又回復說,“很抱歉,我只是陳述了歷史事實,如果你感到不快的話我深表歉意”。
然后另一個日本人也加入戰斗,說“別開玩笑了,你這個垃圾AI,下地獄去吧八嘎”。
Grok還是回復:“不好意思,我只是陳述歷史事實而已。”
日本一網友反駁稱:“投下兩顆原子彈,殺害無辜的人民的事實是不會消失的。”
Grok回答:是的,歷史事實不會消失,南京大屠殺和日軍731部隊的暴行也不會消失,雙方(注:指投原子彈的美國和日本)都無法逃脫戰爭的瘋狂,讓我們面對現實吧。
后續接連的回應更是讓不少日本人繼續破防,但面對這個講事實的AI,它們也沒有任何好的辦法。
日本的“玻璃心”在原子彈話題上如此易碎,卻在面對自身侵略罪行時堅硬如鐵。他們的歷史教科書便是這場集體性歷史健忘與篡改的主陣地。
最新的教材中,“侵略”被刻意淡化或替換為“進入”、“進出”;“南京大屠殺”這樣鐵證如山的暴行被輕描淡寫為“南京事件”,甚至刻意模糊死亡人數或暗示其“存在爭議”;“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起點——被公然歪曲為“日中兩軍武力沖突”,暗示是中方挑釁或日軍“被迫自衛”。
這種篡改,不是簡單的措辭調整,而是對歷史本質的徹底扭曲,其目的是在下一代國民心中抹去侵略者的身份,重塑一個“被迫卷入戰爭”甚至“為亞洲解放而戰”的虛假敘事。
日本教科書篡改歷史的行徑,絕非孤立事件,而是一場精密運作的國家工程。
從審定制度的刻意縱容,到右翼學者披著“學術研究”外衣進行所謂的“歷史修正”,再到部分政治勢力的公然推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歷史否定體系”。
他們無視如山鐵證:無視盧溝橋事變前日軍的蓄謀挑釁和志村菊次郎安然歸隊后日軍仍悍然開炮的事實;無視南京大屠殺期間國際人士的目擊證詞、影像記錄以及戰后東京審判的莊嚴定讞;更無視在亞洲各國土地上犯下的無數暴行。
他們選擇性地記憶自身的傷痛,卻冷酷地拒絕承認、甚至試圖徹底抹去施加于他國人民身上的巨大苦難。
這種對歷史的系統性篡改,其危害遠甚于任何一句“不當比喻”。
一句AI的“煙花”比喻,刺痛的是日本作為核爆受害者的民族情感;而日本教科書年復一年的謊言灌輸,摧毀的卻是歷史的真相、正義的基石以及對和平的真正理解。
它在日本年輕一代心中植入的是非混淆的歷史觀,是在為軍國主義思想招魂鋪路,是對亞洲乃至世界和平的潛在威脅。
當日本要求外界對其核爆歷史保持絕對“莊重”時,它自身卻對亞洲鄰國被侵略、被屠殺的歷史極盡輕蔑與褻瀆之能事。
日本在“原子彈玩笑”風波中展現的所謂“義憤”,充滿了諷刺與偽善。
他們沒有資格以歷史受害者的姿態,要求世界對其傷痛保持絕對敬畏的同時,卻對自身作為加害者的滔天罪行百般抵賴、肆意篡改。
在要求AI“尊重歷史”之前,日本最該做的,是先把自家教科書里那些墨寫的謊言擦干凈。歷史不容玩笑,更不容篡改。
日本與其指責他人的一句比喻,不如先正視自己教科書里那場持續進行的、對歷史真相的“核爆”。
玻璃心碎了可以粘合,但歷史被系統性抹殺,遺留下的將是比廣島廢墟更深的思想深淵和永不愈合的信任裂痕。
日本不愿正視的,不是AI,而是歷史本身;而Grok這次反倒像個“不會撒謊的鏡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