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香
文/馬勇
淡淡的鄉愁揮之不去,悠悠的槐花香縈繞在心頭。那香里藏著暖暖的記憶,那雪白花朵中,童年的歡樂在輕輕舞蹈。
在我的家鄉,有數不盡的刺槐,也叫洋槐。五月,雪白的槐花掛滿枝頭,一串串,一枝枝,一樹樹,比梨花還白,比梨花還香,整個村落都浸在淡淡的香味中。月色朦朧,槐花飄香,夢在飛旋,心在燃燒,童年的歌謠也跟著蹦蹦跳跳。
童年生活是苦澀的。由于當時農業技術落后,糧食產量低,又處在生產隊集體勞動的階段,人們都在艱難地過日子。漫長的春天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一個“餓”字足以讓人膽戰心驚,槐花便成了救命的稻草,采槐花、吃槐花成了那時的必需。
![]()
洋槐繁殖力很強,隨便種上幾株,它的根就會蔓延成片,生出許多小樹苗。不用特意照料,它便能自由生長。因此,池塘邊、房前屋后、溝溝坎坎的地方,都有洋槐生長;還有些人家用洋槐做院墻,村邊的地邊上也種著一排洋槐,能擋住雞鴨牛羊禍害莊稼。
四月末漸暖,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槐花開,雪白雪白的,一片連著一片,朵朵花兒像在微笑,散發著淡淡的香味。饑餓的人們提籃背簍,采摘槐花,歡聲笑語在林間飛揚。
鮮嫩的槐花有好多種吃法,槐花窩頭是我家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娘把我們采來的槐花擇凈洗凈,放進面盆,再加入玉米面,多次少量加水和面,把面團和得柔軟后,抓起一把在手里轉動,團成圓圓的形狀。然后,右手拖著面團,左手大拇指頂在面團底部,其余四根手指和右手繼續轉動,底部轉出一個圓圓的洞,上面留個尖尖,再把窩頭放在篦子的蒸布上。全部團完后,蓋上鍋蓋,大火蒸十五分鐘,再燜五分鐘,這時滿屋都是淡淡的槐花香,沁人心脾。娘掀開鍋蓋,黃橙橙的窩頭上點綴著雪白的槐花,好看極了。窩頭剛出鍋,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拿,燙得小手趕緊縮回來,娘笑著罵我是小饞貓。
槐花粥也很好喝。大鍋里添水,放入槐花,等水燒開后加入玉米面糊糊,攪拌均勻,熬五六分鐘就熟了。喝一口甜絲絲的槐花粥,再就一口咸蘿卜條,真是人間美味。
槐花餃子更是誘人,這是生活條件優越后才能吃到的美食,薄皮大餡的餃子蘸著米醋,越吃越香。
![]()
雞蛋炒槐花是娘的拿手菜。先炒出雞蛋碎,再炒槐花,然后把雞蛋碎重新倒入鍋中繼續翻炒,香氣撲鼻,色澤鮮艷。
為了能多吃到槐花,人們會把洋槐花焯水后晾干,留到冬天吃。
槐花茶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把鮮槐花洗干凈,在院子里曬干,然后在鍋里用小火不停地翻炒,直到把雪白的槐花炒成金黃色,再晾干,就是槐花茶葉了。放一小撮在杯中,加入開水,茶葉在熱水里輕輕舒展,茶香四溢。
槐花落的時候,我便去槐樹林里放羊。潔白的花瓣紛紛飄落,陽光暖暖地灑下來,我躺在槐樹下,任花瓣像雨一樣落在身上。羊兒歡蹦亂跳地吃著地上的花瓣,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等醒來時,雪白的槐花已蓋在身上,幸福在花香里慢慢升騰。
![]()
離開家鄉后,母親在世時,每年春天都會寄來干槐花和槐花茶葉,母愛隨著槐花香,越來越濃。
現在,我所在的城市春天也能采到槐花,槐花又大又水靈,可無論做成什么,都吃不出家鄉槐花的味道。
槐花每開一次,思鄉之情便愈發濃烈。故鄉的親人,故鄉的土地,故鄉的槐花,都是在外游子日夜思念的牽掛。悠悠槐花香,濃濃故鄉情。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