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搜之前做的科普,會在評論區(qū)發(fā)現之前有讀者,非常明確地表達對我和我的內容的厭惡。
即使現在看來,仍然會心里一陣難受,這么強烈的惡意到底是怎么來的啊,但我通常就放在那里了,既不回應,也不刪除,做了反而更激怒對方,畢竟這也是真實現狀,任何人都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而且這事兒都無法追問為什么,因為有時候厭惡就是沒有理由。
這種情況在過去10年里逐漸增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集中地出現在我的每一條內容下面竭盡所能地挑毛病,有時候直接就是扣帽子和貼標簽,反正就是無論說什么,對方都不滿意,ta也不想跟你討論什么,也不想深入了解你,單純就是表達厭惡……
當然,大部分這樣的人一般堅持2周到1個月,基本也就不來了,最長的一位堅持了半年多,總是在我發(fā)布后第一時間來表達厭惡,不可謂不用心,以至于后來我都跟ta共情了,有時候發(fā)完半天ta還沒來,我都在想是不是因為什么事兒耽誤了。
當然,這位也算有里有面,因為ta最后通知我要撤股(取關)的時候,順便還把之前的所有評論和轉發(fā)都刪除了。
中間我還點進對方的主頁去看了看,發(fā)現ta其實對很多事情都不滿意,都很憤怒,我在ta一天幾十條轉發(fā)當中完全沒有存在感,我不僅不是ta最討厭的,甚至都完全不值一提,只是偶爾才會抽空來討厭我一下……當時,我還專門分享了一句話:討厭一個人挺累的,持續(xù)討厭一個人更累!
仔細想想,因為現實和網絡之間的相互影響很小,所以當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無法獲得持續(xù)且明確的價值感時,我們可能就會在網絡上通過表達來尋求滿足,其中很強烈的一種滿足感就來自于找到一個靶子,并對著靶子輸出厭惡,如果正好趕上了一波同好,形成更大的一股力量,可以造成更大的影響,如果在輸出過程中還能建立道德高地或者伸張正義的心里優(yōu)勢,則會更加肆無忌憚。
只不過,這種滿足感存在邊際效應遞減,第一次這樣還能行,重復對著同一個靶子輸出很難一直滿足,這就需要不斷尋找新的靶子,關注各種事件進行廣撒網,觀察某幾條有要爆的潛質,留意當中逐漸形成了某股力量,然后適時地加入其中不斷推波助瀾,最終在滔天巨浪當中得到滿足,并回歸平靜,繼續(xù)尋找下一次機會。
整個看下來,ta要的其實是最簡單直接的可以引起自己厭惡狀態(tài)的引子,并在輸出厭惡的過程中獲得心里滿足。ta不會也不可能或者根本沒打算要深入了解任何事情,因為一旦深入了,事情就復雜了,ta就無法簡單直接地進入厭惡狀態(tài)了。
也許,ta最后離開,是因為ta不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填補內心價值感缺失的空洞了,又或許是ta找到下一個靶子了。
于我而言,只要繼續(xù)做眼前的事情,做的足夠久,很多事情晾在一邊,慢慢也就干透了,風一吹,就散了。
文章在微博發(fā)布之后,有讀者勸我別在意這些,說實話,怎么能不在意呢?
這就像每天都有個人跑到你家客廳,你一說話,ta 就罵罵咧咧,你肯定擔心這個人除了罵你,會不會造成其他傷害,比如會不會罵客廳其他人,會不會拉一幫人來罵,會不會把沙發(fā)點了,家具拆了……
畢竟還有很多認真來看科普的讀者都在,你回復 ta 吧,ta 來勁了,給 ta 拉黑吧,ta 又應激了,更加變本加厲……
所以只能那么晾著,一邊多跟其他人好好交流,一邊看著 ta 撒潑打滾,等都宣泄完了,看見沒人搭理 ta,估計自己起身拍拍土,也就走了……
這個時候,我心里也就踏實了。
我是六層樓,我愛這個世界。
獨家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