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21日上午,第二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金爵獎短片單元入圍作品劇組見面會舉行。來自全球各地的創(chuàng)作者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獨特的藝術表達,與觀眾、媒體深入交流,共同解讀這些光影背后的情感密碼與人文關懷。
![]()
![]()
![]()
情感褶皺:家庭關系的多棱鏡
本屆金爵獎短片單元入圍影片中,有幾部聚焦于家庭關系,呈現(xiàn)了我們和親人之間細致而微妙的情感。
動畫短片《我已不在》講述一位肉身已經(jīng)去世的祖父,靈魂卻因家庭羈絆而無法離開的故事。“這個故事既復雜又簡單。”導演納沃伊卡·維日博夫斯說。復雜,是因我們與家人的感情總有很多牽扯,離別絕非易事。但影片以簡潔的畫風和幽默的態(tài)度將一切呈現(xiàn)出來,又讓人感到?jīng)]那么沉重。“我希望大家能多微笑,即使遇到悲傷的事情,也要笑著面對。”納沃伊卡說。
![]()
同樣面對生活困境,短片《兒子》依托科幻來治愈心靈。短片中,身患重疾的兒子從電視里火星探測器的畫面汲取力量,也點燃了父親的希望。“這是一個關于愛、家庭和科幻的故事。”導演詹娜·別克曼別托娃說,“我采訪了許多殘障孩子的家庭,父母給予他們的溫暖照顧讓我深受感動。”科幻元素的加入則如同一束光,給這些艱難前行的人帶來光明和希望。
![]()
《無人知道我消失》則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有些時候所謂的血緣親密也會蒙蔽雙眼,讓我們忽略了人真正的需求。”導演薄漢雄說。他帶來的這部真人短片源于對自身真實經(jīng)歷的回望與反思,通過保姆對奶奶的照料,顯示“關系最疏遠的人”反而比“關系最親近的人”更能理解人。由此,導演呼吁我們關切身邊人的真實需要,彰顯“人與人的連接”。
![]()
《小小的故事》采用擬人化視角,通過一只螞蟻,映射單身母親的不易。“這只螞蟻隨身帶著一枚紅色的雞蛋,隱喻母親孕育孩子的艱辛,甚至可能因難以承受,做出某種抉擇。”導演米里亞姆·普萊廷克斯說。不過,拼貼、剪貼風格也給這部動畫短片增添了幾許溫情,“我想通過這些很特別的設計,幫大家去走進這只螞蟻小小的但卻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
孤獨絮語:靈魂深處的獨白與共鳴
與孤獨相處,是每一個人都無可回避的問題。本屆金爵獎短片單元入圍作品中,有幾位導演將鏡頭對準了人的孤獨。
《新的生活》雖然是愛情題材,但用導演徐澡的話說,卻是聚焦于“兩個孤獨者”的愛情故事:“一個人是一片枯萎的葉子,另一個是一灘泥土,兩人偶然相遇,經(jīng)過一些化學反應,成為大樹的養(yǎng)分。”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動畫短片采用了默片+黑白片的方式,似乎印證了這種孤獨者的愛情。“我想,沒有顏色、沒有聲音或許比五彩斑斕的喧囂更有趣。”徐澡說。
![]()
在《朱迪,或第一次背叛》中,朱迪因丈夫垂危,遭遇現(xiàn)實和信仰的雙重崩塌。“人如何面對所愛之人逐漸老去?如何面對孑然一身的孤獨?我想探討這個內(nèi)心掙扎的過程。”導演佩德羅·卡內(nèi)羅說。在創(chuàng)作劇本時,佩德羅本人就遇到了父親離世的噩耗,這帶來了極大的觸動。“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與我創(chuàng)造的角色有了共通之處,更能夠共情她了。”
![]()
《朱迪,或第一次背叛》的主人公是老年女性,《野鴉》的主人公則是男孩。這或許說明,孤獨是所有人的宿命,無關乎年齡。但孤獨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更重要的,要學會理解和愛。”《野鴉》導演徐簡明說。影片既記錄了一個小男孩的孤獨,也描寫了母親對他的愛。由于母親已離世,導演巧妙地通過儺戲這一中介,讓男孩和母親溝通,對生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有時候,孤獨也彌散在自然環(huán)境之中。《水之殤》取景于沙漠村莊,一名農(nóng)婦為了獲取寶貴的水資源孤獨地奮斗。不過,哪怕是沙漠,鏡頭里也時不時會出現(xiàn)動物。這是來自導演萊拉·赫克馬特尼亞的匠心:“我設置了這些動物,就是想表達,哪怕在水資源匱乏的沙漠里,也有動物在求生。”這是生命的本能,飽含著希望。
![]()
時光印記:記憶長河中的影像打撈
記錄和表現(xiàn)記憶——無論是個人記憶抑或集體記憶,歷來是影像工作者的追求的命題之一。
![]()
《凜冬過后》將背景置于礦區(qū),以兩位年輕人的離別為線索,勾連出幾代人的記憶。“在礦區(qū)的變遷中,兩個年輕人沒有說出口的告別,是這個時代一個真實的注腳。”導演周楠珺說。導演羅兆光則坦言:“拍攝地是我的家鄉(xiāng),是我一直想記錄的地方,這次終于有了機會。”對于片中兩位主人公欲言又止的情愫,羅兆光認為體現(xiàn)了年輕人的迷惘和對未來的不確定。
![]()
《記憶之泉》導演喬迪·桑斯·安格里爾將鏡頭對準了西班牙人的集體創(chuàng)傷記憶——西班牙內(nèi)戰(zhàn)。“我想通過這部短片,探討當代西班牙人的身份,告訴外界我們到底來自哪里、是什么樣的人,又是怎樣從迷失中走出來的。”影片刻意弱化敘事,強化影像,并且將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交織,通過重構兩者的關系,“建立我們西班牙人集體的認知”。
![]()
《世界的盡頭》也是關乎記憶的。1970年,秘魯發(fā)生一起山體滑坡事故,許多人遇難。事故發(fā)生地云蓋城,正是導演亞歷山德羅·莫斯卡的家鄉(xiāng)。多年后他采訪幸存者,搜集大量材料,重構了這場災難的前因后果。“我是想幫助幸存者找回他們的精神寄托,重建精神家園。”亞歷山德羅說。
![]()
青春躍動:少年夢想的光影綻放
打電競和運動,大約是少年人最熱衷的兩件事,而兩位導演,就將鏡頭對準了這些領域。
《電競戀愛白皮書》是少見的以電競為主題的影片,講述一位墨西哥游戲博主的另類電競之旅。導演切馬·諾韋洛自幼熱愛電競,并且對此有與眾不同的見解:“RPG游戲是文本驅動的,跟它對話會有很多文字,爸爸媽媽總覺得玩游戲是不務正業(yè),實際上我通過玩RPG游戲認識了很多字。”這在影片中也有表現(xiàn):每當女主角講話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文字框,頗有趣味。
![]()
《阿利亞的吉爾巴拉》以新疆阿勒泰的冰雪世界為背景,講述了一群熱愛速滑的少數(shù)民族少女。“拍攝過程中感觸最深的就是遼闊。”導演胥瑞說,“土地的遼闊,場景的遼闊,人的胸懷的遼闊。”遼闊造成了很多困難,但工作人員的努力與堅持讓拍攝順利完成。“這部片子呈現(xiàn)的,就是阿勒泰對我們精神面貌的改變。我們的灑脫,是從這片土地生發(fā)而來的。”胥瑞說。
![]()
![]()
歡迎持續(xù)關注我們,第一時間掌握2025年第二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相關資訊。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