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野
因為有了茅臺酒,在過去一段時間里,茅臺鎮還真是牛的一批。不過,從最近自北京傳來的消息看,靠一瓶酒造就千億神話的茅臺鎮,似乎有了跌落神壇的跡象。
在2025年6月上旬于北京舉辦的“2025鎮域經濟500強”榜單發布現場,茅臺鎮的名字出現在第十位,這是它三年來首次跌出前八——與之前相比,茅臺鎮的排名下跌了4個位次。
![]()
禁酒令下,全民吃瓜
今年,禁酒令梅開二度,高端白酒首當其沖——在禁酒令沖擊下,飛天茅臺酒的價格已經跌破關鍵支撐,近期自2000元價位破位下行,用事實印證了前一時期業內對其走勢的預判。
茅臺酒破價,引發了輿論廣泛關注。在這一背景下,網上隨即開啟了全民吃瓜模式——
有人說,茅臺酒價格已經跌破2000元,下半年還能更低嗎?
有人說,茅臺股價陰跌不止,如果抄底,會不會死在半山腰?
有人說,輿論對白酒一片看空,是該怪禁酒令?還是該怪自己?
![]()
在經過上一輪持續數年的行業調整期之后,貴州茅臺一飛沖天,屢屢刷新茅臺酒的價格天花板;而醬酒市場,也因為貴州茅臺帶來的賺錢效應,曾經熱到燙手。
不過,在物極必反規律下,不管是當初產能大干快上的酒廠,還是被醬酒熱背后的暴利豬油蒙心的市場投機者,今年都被禁酒令一棍子打出了懵逼狀態。
怪只怪,市場沒有預言家,否則國臺酒也就不會在前兩年鬧出“廠商反目”的風波了。
千億“酒鎮”,排名下滑
2021年,作為以酒聞名的小鎮,貴州茅臺鎮的GDP實現躍遷,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在躋身全國“千億鎮”俱樂部時,它的排名曾高居第六位,業績顯赫而耀眼。
![]()
茅臺鎮的經濟軌跡,是中國鎮域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獨特現象。這個位于貴州遵義、酒香四溢的小鎮,有一瓶聲名顯赫的醬香型白酒傲然獨立——它曾為紅軍洗過腳,曾讓總理舉過杯,曾令老一輩革命家們為之陶醉。它,就是以“國酒”浸染了無數消費者心智的茅臺酒。
憑借醬香白酒這個單一產業,茅臺鎮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經濟奇跡——2019年,它創下約680億元GDP;2023年,茅臺鎮的GDP達到1500億元峰值,在當年遵義市的GDP中,占比接近1/3,真正實現了“富可敵市”。
![]()
然而,繁榮背后卻暗藏隱憂。2024年,茅臺鎮的GDP出現回落,僅為1183億元,出現了近十年來首次負增長——在今年的“千億鎮”榜單中,茅臺鎮的位次下跌至第10名。
實際上,在茅臺鎮位次變動背后,則是茅臺鎮的GDP與醬酒行業的周期性調整,表現出了同軌同頻的走勢——今年以來的茅臺鎮,少了昔日熱火朝天的景象,多了一絲“門前冷落車馬稀”的落寞。
數據冰冷,其實是在提醒你“穿衣過冬”
前段時間,仁懷市對轄區內的酒企進行過一場整治。相關數據,也悄然揭示出了這樣一個比較殘酷的現實——仁懷市的白酒企業,已經從整治前的1925家減少到868家,累計清理退出白酒生產企業或作坊632家,填埋窖池8551口,淘汰落后產能6.6萬千升。
上面的數據雖然看起來冰冷,但更令人沒想到的是,號稱史上最嚴的“新禁酒令”居然在2025年不期而至,令白酒行業寒意頓生——這一政策“黑天鵝”,給白酒行業帶來的影響,實際上已經遠超人們預期。
![]()
禁酒令下,茅臺鎮的一些酒廠只能靠老客戶維持,幾乎很少能再像以前那樣輕松開發新客戶了。更為觸目驚心的是,有媒體報道,稱茅臺鎮70%的中小酒企已處于停產狀態,窖池的租金則從高峰期的近5萬元/口暴跌至不足2萬元,有些酒廠甚至不惜以免租金方式進行出租。
無疑,在經歷過“醬酒熱”之下的產能狂飆之后,從全國到茅臺鎮,醬酒正在經歷一場“斷臂求生”的寒冬。
茅臺鎮的落差
不得不說,茅臺鎮的中小酒廠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此外,茅臺鎮的中小酒企,還需要直面從醬酒熱到市場遇冷所帶來的巨大心理落差。
某家億級規模的家族酒企,在生意火爆的時候,對待一般客戶,基本采取的是快速成交的談判模式——買酒就成交,不買就再見。而現在,酒廠的人卻要不得不認真對待每一位到訪的客戶。畢竟,在醬酒熱時代,他們可以做暴發戶,而面對各地層層加碼的“禁酒令”,他們卻意外成為白酒寒冬下的“破落戶”。
產能過剩與需求萎縮,目前已經形成比較明顯的“剪刀差”,庫存壓力也成為當前一部分酒企需要面對的致命問題——茅臺鎮的原酒價格,已從高峰期的每斤百元以上,跌至目前的30元以下;部分小酒企的庫存比例則高達10:1,即生產1000噸的酒,只能賣掉100噸,剩下的900噸酒,不得不轉為庫存壓力。
![]()
據業內人士介紹,如果一家擁有48口窖池的小規模醬酒企業,每年的生產成本接近1800萬元。如此巨大的資金壓力下,許多中小酒廠難以為繼,只能通過借貸或抵押基酒獲取資金維持生存。
即使是行業龍頭貴州茅臺,也未能完全置身于行業調整之外。2024年,茅臺酒的基酒產量約為5.63萬噸,同比減產約900噸,這也是茅臺酒近年來首次產量收縮。
茅臺鎮排名下滑,雖然相比于“禁酒令”帶給酒行業的壓力只是一個小事件,但在其背后卻透露出一個強烈信號——未來我國醬酒產能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即:在強者恒強、弱者出局的“馬太效應”下,除了80%的產能將由醬酒企業的TOP10占有,茅臺鎮中小醬酒企業的產能,大部分都將被逐步出清。
高端白酒遭“禁酒令”棒喝,價格倒掛已經成為“上班不能喝、下班不敢喝”陰影下的普遍現象——當一瓶酒不再被賦予超越飲品本身的社會意義時,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