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征程中,馬灣村充分發揮城郊區位優勢,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以“分類指導、爭先進位”三年行動為抓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巧借資金、資產、資源“三資”活水,走出了一條產業強基、生態塑形、治理鑄魂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
圖片
盤活“三資”:激活產業振興“強引擎”
立足城郊區位優勢,以資源要素整合為突破口,全面激活沉睡資產價值。土地流轉喚醒沉睡資源。通過整村推進土地流轉,盤活153畝閑置集體用地,引進5家企業建成加工倉儲基地,畝均效益提升5000元,集體經濟年增收76萬元。同時將分散零星土地通過“小田并大田”模式整合開發,實現土地資源集約化利用。智慧農業賦能產業升級。建成農業物聯網智慧園區,為67座日光溫室大棚配套自動卷簾機、水肥一體機等智能設備,實現單棚用工減少40工時、節水30%,園區整體生產效率提升45%。依托中熟堆肥站年產有機肥1300方,打造“馬灣香瓜”綠色品牌,實現產值800萬元,小香瓜成長為億元級產業鏈。資產盤活釋放多元效益。將廢棄羊場改建為村集體堆肥站和農產品檢測中心,打造集生產、加工、檢測于一體的綠色農業循環體系。創新“村集體+企業+農戶”模式,將閑置宅基地改造成屋頂光伏項目,年均發電收益達35萬元,實現閑置資源保值增值。
和美鄉村:書寫生態宜居“新答卷”
將環境整治與基礎設施提升同步推進,全方位推進鄉村建設提質增效。基礎設施全域提升。2024年投入200萬元新建集中供水系統,徹底解決65戶村民生活用水難題,并覆蓋69座大棚灌溉需求。實施“水廁污水一體化”工程,64戶村民實現水廁入室、污水入網,同時配建垃圾收集點3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人居環境全域美化。按照“一戶一景、一村一品”理念,打造64戶“瓜農庭院”示范戶,通過改水改廁、屋頂光伏改造、庭院綠化工程,實現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全覆蓋。新建2處休閑健身廣場,安裝35盞太陽能路燈,讓村民在家門口盡享生態福利。公共服務全面升級。發揮村黨群服務中心“五大功能”,實現“一站式”便民服務,打通鄉村服務“最后一米”,實現公交、快遞、金融服務到村全覆蓋。建設馬灣物聯網平臺,集成智慧養老系統,為80歲以上老人配備智能手環,實現健康數據實時監測,以數字賦能鄉村生活。
產業支撐:打造鄉村善治“金鑰匙”
創新“瓜亭議事、瓜農庭院、瓜美村和”的產業支撐治理模式,探索出黨建引領下的鄉村善治新路徑。“瓜亭議事”解紛促和。依托田間瓜亭設立村級議事廳,組建“村組干部+種瓜能人+鄉賢賢達”調解團隊,形成“獲取信息-登記梳理-現場調處-跟蹤回訪”的閉環調解機制。今年以來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7起,實現“小事不出棚、大事不出村”。“瓜農庭院”以建促管。創新“庭院+”治理模式,將美麗庭院建設與村莊治理深度融合。建立“掛牌授星-日常管理-季度評比”動態管理體系,通過物質獎勵和榮譽激勵,帶動村民主動參與環境整治,形成庭院美帶動村莊美的良性循環。“瓜美村和”以興業誠。以“誠信馬灣”品牌建設為核心,構建產業誠信體系。香瓜種植全程管控實現綠色生產,經營環節承諾“三不原則”保障消費權益,村莊治理開展支部黨員村民三級承諾活動,形成“誠信興業、德治潤村”的良好風尚。
下一步,馬灣村將持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化市級“千萬工程”示范村創建工作,在促進產業發展、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培育文明鄉風上下功夫,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拓展群眾穩定增收渠道,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延安黨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