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是中國人最為重要的社交場所;飯桌上的每一次交談,既有著柴米油鹽般的人情煙火氣息,也像是人際游戲的一個小小縮影。
我們都渴望被理解、被接納、被認可可是在日常生活的瑣碎與忙碌中,很少有人會在一頓飯里“認認真真”地夸贊身邊人。
其實飯桌上的一句真誠夸獎,勝過千言萬語,讓一個原本平淡甚至冷場的氛圍煥然一新。
這正是《人性的弱點》里反復強調的“讓他人感覺自己重要”的實用智慧。
![]()
飯桌氛圍的微妙機制
每一次聚餐,都是一場無聲的較量。有的人沉默寡言,只是自顧埋頭吃飯;有的人嬉笑怒罵,試圖成為現(xiàn)場的“主角”;但最會做人的,其實是那些,懂得在合適的時候,把目光和掌聲,投向別人的人。夸贊看似簡單,卻是人情世故的高明之舉。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一家人平常難得同桌,話題總在孩子的成績,父母的健康,工作的煩惱間兜兜轉轉。
氣氛一度凝滯,大家各自低著頭,餐具碰撞的聲音,格外清晰。
這時長輩忽地將目光轉向兒媳,“最近家里布置得確實挺不錯的,那花兒養(yǎng)得更是極為漂亮。”
兒媳臉上浮現(xiàn)一抹驕傲的微笑,氣氛頓時松弛下來
接下來大家開始討論起陽臺上的花草,分享各自的小經(jīng)驗。
飯菜更香了,心情也順了。
夸獎是最便宜也最珍貴的潤滑劑
《人性的弱點》里說:“人類本性的最深層需求,就是渴望被欣賞。”真正的夸獎,和阿諛奉承不同它不是無腦吹捧,而是基于觀察的認可,是細節(jié)上的真誠關注。
![]()
飯桌上夸獎對方的一道菜、一個習慣、一次進步,都仿佛在對方心里悄悄地點亮了一盞燈。或許你甚少見到父親在家提筆寫字,不過當你主動對他講:“爸你的字依舊那么有力氣。”他或許只是淡然地笑笑,可你能察覺到他夾菜的手變得更有勁了。你無需在意這種變化究竟有多細微,只因正是這些細微的被肯定,構建起了長久的人情溫度。
再比如公司聚餐時,項目組里難得能夠齊聚一堂。其間你對同事說道:“你這次分析的市場數(shù)據(jù),真的是十分到位,幫了我們很大的忙。”原本略顯拘謹?shù)臍夥眨查g就變得活躍起來了,大家紛紛開始補充自己的觀點,那笑聲也增多了不少。當領導在場的時候,更加容易留意到這種能夠“點亮團隊”的人。你的話題成功帶動了積極的氛圍,與此同時也在無形中提升了自己的社交分值。
夸獎背后的深層人性
夸獎之所以有效,并非因為人們淺薄,而是因為人性本就渴望認同。戴爾·卡耐基用無數(shù)案例論證:即使是最冷漠、最倔強的人,也會被一句發(fā)自內心的贊美所打動。飯桌上的夸獎,往往能打破隔閡,撫平情緒,甚至扭轉一段關系的走向。
![]()
我們常常誤以為,“親近的人無需多言”,卻忘了親人、朋友、同事他們更需要來自你,那肯定的聲音。“外冷內熱”,是中國人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能說會道”,往往被誤解為虛偽。但事實是,真誠的夸獎,就像是情感的潤滑劑,它能消解,那隱形的隔閡,讓親情更親密,讓友情更有溫度。
為什么多數(shù)人不愿意夸獎?
一方面中國文化更強調謙遜和內斂。我們習慣于把“夸別人”當成一種討好,生怕別人覺得我們“有目的”。另一方面,很多人“嘴上不會說”,或者壓根就沒留意到值得贊美的細節(jié)。其實善于欣賞是一種修養(yǎng),也是社會競爭力的一部分。
你能發(fā)現(xiàn)和肯定別人的優(yōu)點,本身就是一種高情商。相比于在飯桌上展示自己的才華、知識和成就,能讓別人輕松自信地表達,是一種更高明的“統(tǒng)御力”。這樣的人,不論在哪里都更受歡迎。
![]()
會夸獎的人,飯桌上沒有冷場
飯桌上會加以夸獎,這通常意味著你能精準地觀察動態(tài)情況,也明白依據(jù)不同的場合以及角色去分配注意力。你倘若知曉朋友近期健身成果頗為顯著,便會順勢提及運動方面的經(jīng)驗;你留意到父母烹制了新菜,就會稱贊他們的廚藝有了提升;孩子考試獲得進步,就在全家面前毫不拘束地進行褒獎。他們都會銘記你的肯定,在下一回飯局時會更愿意與你親近。
更高階的夸獎,是在恰到好處的時候輕輕點撥:“我覺得你做的炒雞蛋受火候控制很好,下次可以再試試加點香蔥?”這樣的建議比生硬的批評來得更容易接受,而且讓人感受到你是真心為他好。飯局因此變得有溫度、有期待、有回憶。
不夸獎的代價,是孤獨
社會節(jié)奏較快,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進一步加劇。你或許會發(fā)現(xiàn),許多家庭聚餐變?yōu)榱说皖^刷手機的靜默時光,朋友聚會也愈發(fā)多地出現(xiàn)了“各自為戰(zhàn)”的沉默。習慣于批評、陷入冷場乃至無視的飯桌,僅僅會讓關系越發(fā)淡漠。
如果你不習慣夸獎身邊的人,不妨從下一頓飯開始,試著肯定身邊的每個人,一個小優(yōu)點。哪怕只是,“你今天穿得很精神”,“你的湯燉得真好喝”,都能讓對方,在平凡中得到力量。時間久了,你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圍坐在你身邊,分享他們的故事,因為你讓他們感覺,“被理解”,“被需要”。
讓飯桌更溫暖,從一句夸獎開始
《人性的弱點》不是教人玩弄人心,而是讓我們學會用溫柔的方式打開人心飯桌上夸一夸別人,不是虛偽,也不是討好,而是在日常瑣碎中主動發(fā)掘美好,把平淡的餐桌變成鏈接人心的“溫度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