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由成了我們彼此異化為工具,那自由就是人類無福消受的禮物。
![]()
今年《阿諾拉》的畫面、表演、節奏都挺不錯。但奪奧迪卡最佳影片還是讓人意外。
它的故事實在老套,內華達州的脫衣舞娘阿諾拉,有天遇到一個嫖客,俄羅斯小伙Ivan。Ivan是俄羅斯寡頭的兒子,含著金鑰匙長大,愣頭青,紈绔子弟,父母送他來美國鍍金,除了陪伴以外,豪宅,錢,什么都給。Ivan對阿諾拉日久生情,兩個孤獨的靈魂很容易走到一起。
Ivan憑感覺就想娶阿諾拉,說干就干,愣頭青就是這樣任性,也真誠。兩個人在拉斯維加斯登記結婚。
![]()
快樂永遠是短暫的,很快Ivan結婚的事被他有錢的爹媽知道。
爹媽派在美國的 馬仔找到Ivan和阿諾拉。有意思的是,馬仔里有美國俄羅斯人社區里的東正教神父,這是在諷刺宗教人士的道貌岸然嗎?
接下來,寡頭老婆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冷峻和果決宣布婚姻無效,最多賠償阿諾拉1萬美元。阿諾拉說不愿離婚。
不是離婚,是婚姻無效。我兒子還要回俄羅斯管理家業。
一家人在內華達找到Ivan,此時的他正和其他脫衣舞女做愛。而且像嗑了藥一樣,神志不清。阿諾拉才發現自己嫁給的是個巨嬰,懦夫。寡頭夫婦強行把他和阿諾拉送到法院去辦理婚姻無效手續。
Ivan和阿諾拉就這樣結束了這段荒誕的“婚姻”。
整個過程,寡頭一直在旁邊傻笑,似乎在嘲笑阿諾拉想擠進富豪圈層的可笑。
![]()
連寡頭的馬仔也看不過去,讓Ivan向阿諾拉道歉。遭到寡頭夫婦拒絕后,他也被開除。
馬仔選擇留下來安慰阿諾拉。
電影的結尾很有意思,阿諾拉職業習慣一樣,去和馬仔做愛。這似乎是她報答馬仔唯一的方式,她除了性,已經一無所有。
![]()
馬仔顯然并不要她的報答,最后一個鏡頭,阿諾拉第一次痛哭起來。
這個故事其實很眼熟。傳統戲曲一再演過這樣的悲劇《杜十娘》《燕燕》《焚香記》《秦香蓮》等等。
講的都是青樓女子,或身份卑賤的丫鬟,和書生、少爺邂逅,兩情相悅,結為夫婦。本來是加入豪門,但要么是因為書生高中狀元實現階層躍遷后,有了貴婦新歡,然后拋棄身份卑微的舊愛。要么是因為少爺玩膩以后,反悔,離棄原配。最過分的是《燕燕》里面的李郎,不僅離棄曾救過自己的燕燕,還要糟踐她,將她賣為奴仆。
![]()
這樣的劇情很虐,從古到今都很有市場。
其結局往往是女方以死來控訴著不公的命運,或者找到一個包青天,來為自己主持公道。要么讓公義者為自己獻祭,要么自己用命來獻祭。
傳統社會,卑微者大致只能如此了。
![]()
到了現代社會,特別是民煮自由的世界,
每個人有了自由選擇的權利,沒有了丫鬟奴仆的身份等級之分。連脫衣舞娘也是一種職業,而不是低人一等的身份。這樣平等自由的社會,是否會擺脫枷鎖?
《阿諾拉》要回答的是這個問題。
阿諾拉看到了身份躍升的機會,而且她是真情投入,但發現是一張空支票。在現代社會里,自由,只是自由賣自己的自由。每個人,變成了一個符號。別人只看你能為他帶來什么價值。
價值,商業價值,情緒價值,性價值·······最終都可以量化成鈔票。每個人都成了行走的鈔票。阿諾拉最后的眼淚,她發現自己就是個性玩物,除了性,她沒有任何價值。
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果我們沒有核心技能,才華,美貌,情商,頭腦······我們還剩什么?
![]()
當自由成了我們彼此異化為工具,那自由就是人類無福消受的禮物。
阿諾拉最終沒能跨越的,不是階層,而是人的尊嚴。
而在現代社會,你甚至都不知找誰為自己主持公道。因為一切合乎法律。這是一種現代困境與枷鎖。也是在逼問每個人:人之為人,最本質的自由與尊嚴是什么?誰給我們光榮與夢想?

歡迎轉發本文給你關心的他/她
傳遞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