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商家,盯上了“銀發經濟”,有的靠誠信經營,有的以誆騙為主。一些老年消費者陷入無良商家的迷局,還不自知。
據極目新聞報道,江蘇無錫一男子在社交平臺發布信息稱,其年過六旬的母親在一足浴店被誘導消費,兩年花掉30萬元積蓄,還給足浴店打了12.8萬元的欠條。
![]()
足浴店,顧名思義就是洗足的地方。就算天天去洗腳,兩年時間能消費30萬元嗎?還打下了12.8萬元的天價欠條。這哪是洗腳,這是分明是洗劫!事出反常必有妖。
個中貓膩原來是這樣的。這家足浴店先是以免費足浴、泡腳為名,誘使客人進店體驗,再趁機向消費者推銷所謂足浴會員卡,袁先生的母親就是這樣被下套的,第一次就辦了一張2400元50次的卡。
緊接著第二步,店員稱店里的項目可以治療一些老年病,所謂的項目就是泡腳、推拿、熱蒸和針灸等。這些可是中醫瑰寶啊,大把大把的人對此著迷。
![]()
足浴店一邊推薦產品,一邊推薦項目,價格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一套,繼續誘使老人掏錢消費。現在很多老年人,只要聽說可以治病,禁不住店員的一嚇二哄三騙,就上當了。袁先生的母親陸陸續續在這家店里消費了約32萬元。
騙子的本性就是貪婪,不把當事人榨干,絕不會收手。在袁先生的母親已經被誘導消費32萬元后,還繼續向其推薦項目。店員謊稱,在老人的腹部抽出積水。
抽出腹水,哪個聽了不嚇一跳?被嚇唬之后,老人又消費了12.8萬元,只是發現自己沒錢了,給店方打了欠條后,向袁先生借錢,致相關情況敗露。
就這樣袁先生的母親被這家足浴店誘騙消費了44.8萬多元。
![]()
最要命的是很多消費項目,購買的產品,都是現金支付,其間商家沒有提供任何收費票據和合同。這意味著,袁先生在收集證據方面存在困難。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和派出所,建議他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其實,這些騙局很低級。稍有常識都知道是假的。為什么這些老年人會上當?有兩點:一是怕死。二是孤獨。
人到了老年,身體機能退化,都會有一些基礎性疾病,這是很正常的。一些老年人平時既不注重鍛煉身體,也不注重生活質量,只要聽說某某產品功能強大能治百病,立馬就來了興趣,不惜花費重金購買,給了騙子可乘之機。
另一些家庭,平時對老年人缺乏必要的關心,關愛,導致心理空虛,孤獨,不知道老人的生活情況。讓一些騙子打著親情牌,掏空了養老金。
如何保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值得所有家庭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