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巴城
自古以來,民就可以告官。
比如唐代就有《?唐律》?體系下的“邀車駕”、?“立肺石”、?“撾登聞鼓”、?“上表”等方式。
?比如宋朝以后,?百姓可以越級訴訟,?且不會因此受到懲處。明清時期沿用了這一規定,有重大案情或冤屈的?百姓可以直接向最高機構鳴冤申告,?這就是著名的“登聞鼓”制度,?允許百姓擊鼓鳴冤,?直接向上申訴。?唐朝時期,?除了“登聞鼓”外,?百姓還可以直接上表訴訟,?且規定朝廷官員必須立即受理,?否則將受到懲處。
當然民間也有這樣的說法,民告官,難于上青天。可見“官官相護”也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社會現象。
這些年來,中國的法律越來越健全,有不少“民告官”的事件,普通人通過法律手段贏了官司,凸顯出國家法的公平和正義。
民告官的專業術語就是“行政訴訟”,這是國家法律賦予人民群眾維護自身權益的一種權利。
今天在網上看到這么一個讓人驚掉下巴的消息。
![]()
8月13日,潛江司法微信公眾號轉發了潛江日報的的文章,主要內容是:
8月12日,全市行政執法暨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會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楊勇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唐雷主持會議。市委常委、副市長雷玉成,副市長王丹,蘇才峰,孫剛,王冰,趙曜,周成剛參加會議。
潛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楊勇要求,要問效問責,做到一抓到底、一問到底、一嚴到底,堅決杜絕行政訴訟敗訴案件發生,以更高水平的行政執法,更強有力的執法監督,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加力,全力護航我市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行穩致遠。
值得一說的是,該市的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以及其他相關機構的負責人都參加了這次會議。
看到這個消息后,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趕緊找到“潛江司法”公眾號,看看到底有沒有這么一回事。結果發現該公眾號已經刪除了這篇新聞報道。
好在《潛江日報》的相關報道還在,證實了這件事的真實性。
![]()
不得不說,湖北潛江這個姓楊的市委副書記、市長真的太牛了,牛得快要飛上天了。
“堅決杜絕行政訴訟敗訴案件發生”,這不就是赤裸裸地“指示”嗎?指示在場開會的法院院長和檢察院院長堅決不能讓老百姓打贏民告官的官司,也是赤裸裸地在給當地的法院和檢察院施加壓力,更是沒有把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和利益放在眼里。
古代的九品芝麻官還知道時常告誡自己: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種紅薯。
更是有官員寫下了這樣的千古名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真的難以置信,一個市委副書記、市長就可以無法無天到跟國家法律唱對臺戲,如此的缺乏法治觀念,其格局遠遠不如古代的官員。
早在2016年7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文稱,在行政訴訟案件中,任何個人和單位不得明示或暗示法院不判決行政官司敗訴。這一原則體現了對行政訴訟案件的公正審理和司法獨立的重視。
還有相關的法律也有明確的規定。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就有明確的表述,?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在莊嚴的法律面前,應該是人人平等,不論是政府機構還是普通的人民群眾。假如沒有公平和正義,那么法律存在的意義到底在哪里?
湖北潛江這個姓楊的市長,是不是以為自己已經權勢滔天,可以一手遮天,可以目無法紀,口出狂言。哪怕是裝一下也好,可他連裝都不想裝了。
當他坐在臺上一本正經地指示下面的人要“堅決杜絕行政訴訟敗訴案件發生”時,就已經給當地政府的形象抹了黑,會讓外地的人民群眾認為當地的法治環境存在很大的問題。
這件事已經在網上發酵,影響極其惡劣,希望當地的相關部門嚴查這位姓楊的市委副書記、市長,給予相應的處分。
為了政府的形象和法律的尊嚴,絕不能縱容楊市長再這樣無法無天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