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是繁忙的一年,《鱷魚》《少年的,莎士比亞奇旅》正在全國巡演,央華戲劇的另一組小伙伴們開始了新戲的創制。
舞臺劇《戎夷之衣》即將與觀眾見面~???
8月4日,本劇藝術總監可然,編劇李靜,導演黃龍斌,主演于曉光及全體演員、主創將在北京市文聯老舍劇場與大家見面,揭開這部新戲的面紗:?????
13:00-15:00觀看演出
15:00-15:30茶歇交流
15:30-17:30主題論壇
17:30-17:45提問采訪
![]()
《戎夷之衣》是一部什么樣的戲?
![]()
![]()
編劇
李靜
劇作家,文學評論家,《北京日報》高級編輯。
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著有話劇《大先生》《秦國喜劇》《戎夷之衣》,隨筆集《必須冒犯觀眾》《捕風記》《王小波的遺產》《致你》等。老舍文學獎·優秀話劇劇本獎和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批評家獎得主。
2017年底,我偶然翻讀錢穆先生的《墨子·惠施·公孫龍》,被他引用的一個故事吸引:戎夷違齊如魯,天大寒而后門,與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謂其弟子曰:“子與我衣,我活也;我與子衣,子活也。我國士也,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愛也。子與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惡能與國士衣哉?”戎夷太息嘆曰:“嗟乎!道其不濟夫!”解衣與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這是《呂氏春秋·恃君覽第八》里的故事,錢穆先生認為:這故事表明兼愛舍己之墨家的道德窘境——能救人,卻不能救自己。
![]()
《戎夷之衣》是李靜完成于2021年的話劇劇本,借《呂氏春秋》里的一個故事,叩問人心中的光與暗。《戎夷之衣》,李靜著,單讀|上海文藝出版社,2024年8月,定價39.00元,即將上市。
![]()
但這故事我卻想到一句話:“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問題在于:麥子若落在鹽堿地里怎么辦?它還會結子粒嗎?若會,那是怎樣的子粒?若不會,那么該如何看待“麥子白白死在鹽堿地”這件事?
將這疑問融于“戎夷解衣”故事,我要探究:戎夷這粒麥子,在“不肖的弟子”這塊鹽堿地上,結出了另一粒戎夷嗎?這弟子活下來后,他的余生將怎樣度過?他將怎樣回應戎夷舍命披在自己身上的這件棉衣?
這看法隱含著人當如何行事為人,如何承受信與疑,如何看待罪與義。
我們需要對腳下的土質,有清醒的認知。
勿以一廂情愿的良心自譴,美化一往無前的惡者。
勿以惡者遍布地面,而不信天上有不滅的光。
也許這是我在《戎夷之衣》里唯一能做的事。
![]()
![]()
導演
黃龍斌
現為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副院長,表演系高級講師及形體訓練課程主管。
黃龍斌作為導演、演員、編舞和舞者均獲得認可,其多方面的才能融匯于他的創作和表演之中。曾參與超過120個演出,現亦為香港戲劇協舞臺劇獎評審團獲第一屆香港舞臺劇界杰出專業精神獎、獲第十五屆/二十八/第二十九屆香港舞臺劇獎最佳導演(喜劇/鬧劇)和 (悲劇/正劇)、第十屆/十一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2022年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年度導演。
2023年度第十八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戲劇)等。
故事設定《呂氏春秋-恃君覧第八》戎夷之衣的故事。戎夷是墨家弟子,當中所守的敬天、貴義、兼愛和非攻,是道德價值的重要概念和持守。藉中國傳統文化觀照當今世人的道德標準。這是我 第一次在內地執導舞臺劇,預期與觀眾分享自己對劇場的信念與價值。以簡潔的舞臺美學呈現,把文字結合形體劇場帶給觀眾在劇場的想像。 一起探討生存成功之道,人對自己心靈的平安選擇放棄與持守時,一念所引發的不同光景。
善與惡之一念;光與暗的一瞬。人性欲望一念的選擇,并其帶給的影響。
![]()
![]()
演員陣容:
![]()
于曉光,中國男演員和流行音樂作曲人,擁有近20年的出道經歷。他在影視和音樂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以張靚穎《我們說好的》、黃小琥《伴》等音樂作品贏得了廣泛好評。在影視方面,他主演的經典歷史劇《毛岸英》、都市情感劇《滿倉進城》和《二叔》,以及電影作品《建黨偉業》和《密戰》等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近年他主演的電視劇《毛岸英》、《索瑪花開》和《愛拼會贏》在央視一套熱播,連續收視第一,取得了卓越的成績。近期,他的新作品包括電影《中國兵王》、《老江湖》以及電視劇《新一年又一年》即將與觀眾見面。
![]()
![]()
![]()
![]()
![]()
![]()
![]()
![]()
![]()
劇情介紹:
《戎夷之衣》話劇劇本由作家李靜于2021年完成創作,收錄其作品集《我害怕生活》。故事改編自《呂氏春秋·侍君覽第八》中戎夷解衣的故事,一個人的棉衣和另一個人的余生,就這樣被緊緊地焊接在一起,碰撞出戲劇的火花。 該劇保留了原基本的故事情節和核心要義,圍繞“戎夷解衣而死,弟子活下”來展開敘述跨度36年(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20年)間的戲劇性故事。
![]()
戰國末期,野心勃勃的楚國欲攻打吞并魯國,齊國墨家弟子戎夷義士受邀前往魯國進行援助。于是,戎夷與弟子石辛離齊赴魯,途中突起大風暴雪,氣溫驟降,到達魯國時,城門已經關閉,二人只好露宿城外。夜晚氣溫更低了,眼看二人都將凍斃于此,戎夷對弟子說:“你把衣服給我,我就能活;我把衣服給你,你就能活。我是大學士,為了國家而舍不得死。你是平凡的小人物,不值得愛惜。所以把你的衣服給我吧。”弟子說:“既然是平凡的小人物,我怎么可能會給大學士衣服穿呢?”戎夷嘆息道:“罷了,看來我的學問要失傳了。”于是脫下棉衣給弟子穿,自己半夜凍死,弟子石辛因而也活了下來……
![]()
故事走向也漸漸拉開序幕,石辛為了躲避師兄們的追責,帶著救守圖逃到楚國大司馬“師叔”淳于蛟手下,并協助其拿下了魯國,成為“魯縣尹大人”,后又與淳于蛟女兒結了婚,當上了“楚國右司馬”。十幾年后,楚、趙、韓、魏、燕合縱聯軍與秦國抗衡,但不及秦國勢力強大,于是中間石辛使計殺害了自己的岳丈大人,帶其頭顱又去投靠了秦國,因此,在秦國謀得了“石大人”職位。幾年后的某天,石辛奉命前往秦國出使齊國,不料這一次的“出使”,卻讓其返秦后送上了自己的性命……劇作里隱藏了一個平行的精神結構:一方面,罪惡在主人公身上日甚一日地蔓延;另一方面,公義的精神——道德秩序永恒不變地運行,最終,將給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結果。
![]()
《戎夷之衣》敘事上融合時空穿插的藝術設計編織了戎夷弟子獲救后的人生,力圖透過主人公的行動來思考:一個人選擇作惡,純然是環境所迫,還是他自身內部就存在著罪的誘因?于是,戲劇的主題也有了進一步的深化:那就是—不只審判外部的、他人的罪惡,也審視自己的、內在的罪惡,甚至是隱含在“義”里面的“罪”、“善”里面的“惡”。《戎夷之衣》通過簡短的故事叩問人心中的光與暗,對人性的深入思考亦有著深刻的社會現實意義。
舞美設計
王健偉
近年戲劇設計作品有:《空凳上的書簡2:繼續書寫》、《最后一次西游》、《大汗推拿》、《親愛的,胡雪巖》、《德齡與慈禧》、《原則》、《解憂雜貨店》、《大偽術爸》、《科學怪人.重生》、《言說之外》、《兒欺》、《陪著你走》、《病房》、《色相》、《最好的時光》丶《穿Kenzo的女人》、《大象陰謀》丶《二人餐》丶《求證》、《我們最快樂》丶《天下第一樓》、《愛我別走》、《史家本第二零二三回之伏虎降龍》丶《千年幻戀》、《難道停經才去愛》、《相約星期二》丶《天色》、《窮艙守護隊》、《西游》、《茱莉小姐》及《醫·道》等。
近年憑藉《詠嘆調》、《紅樓.夢三闋》、《親愛的.胡雪巖》、《一個人的哪咤》、《唐吉柯德》及《史家本第二零二三回之伏虎降龍》分別獲得舞臺設計獎項。
燈光設計
陳焯華
陳焯華畢業于香港演藝學院科藝學院,主修劇場燈光設計。
自1997年起與非常林奕華長期合作,經常參與香港藝術節、神戲劇場、中英劇團、 綠葉劇團、三角關系、香港話劇團及香港芭蕾舞團等的制作;?為演唱會及展覽設計燈光。
陳氏獲獎設計包括,2023北京 ? 天橋音樂劇年度盛典 - 年度優秀音樂劇燈光 《白夜行》(上海染空間)、香港舞臺劇獎最佳燈光設計 - 2023年第31屆香港藝術節《我們最快樂》、2019年第29屆中英劇團《羅生門》、2008年第18屆香港話劇團《梨花夢》,其他獎項包括 2017上海 ? 靜安現代戲劇谷壹戲劇大賞年度最佳舞臺美術類(燈光設計)(非常林奕華《紅樓夢》)、及香港舞蹈年獎2019杰出燈光設計 (香港舞蹈團 《紫玉成煙》)。
近期作品包括,香港科藝藝術節藝術家展演2024、北京央華時代《戎夷之衣》、王菀之《天色》、香港芭蕾舞團《香奈兒:潮流教主傳奇??》。 陳氏現為香港演藝學院舞臺及制作藝術學院科藝制作系?級講師 (燈光設計)。
服裝設計
李峰
李氏事業始與擔任亞洲電視布景設計師,后于1994 年加入中英劇團成為駐團設計師。2003 年加入香港演藝學院舞臺設計系。
李氏畢業于香港演藝學院,主修布景及服裝設計。并于英國倫敦藝術大學中央圣馬丁學院獲碩士,主修舞臺美學,亦于香港中文大學考獲視覺文化研究碩士。
李氏一直活躍于業界,多年來與多個表演團體合作,其中包括日本流山児事務所、香港芭蕾舞團、香港舞蹈團、中英劇團、香港舞蹈總會、香港話劇團、澳門演藝學院、日本亜細亜の骨等。
音樂設計
馮展龍
畢業于香港演藝學院,主修音響設計。
近期設計作品包括:香港藝術節《茱莉小姐》及《飯氣攻心》;棋人香港《百分百感覺2024》;Ivana Music Limited《天色》;小薯茄《FINALLY OK》;達摩工作室《Laugh Vaction》及《圣荷西謀殺案》;SUCH/《愛我別走》;BHT THEATRE《荔枝英雄傳》及《雄顏一笑》;新視野藝術節2022 《塑像譜》;中英劇團《金龍》;同窗文化《久天長地》;非常林奕華X自由空間《梁祝的繼承者們》;卵之只《等死研究所》;神戲劇場《搞大電影》、《仲夏夜之夢》;香港話劇團《最后作孽》、《原則》及風車草劇團《忙與盲的奮斗時代》。
編舞指導
岑智頤
岑智頤生于香港,畢業于香港演藝學院舞蹈系,主修中國舞及編舞。在校期間曾多次獲得獎學金并代表學院到外地交流演出。現為香港演藝學院客席講師。
畢業后致力投身于演出、編舞及教育工作,曾隨多個團體到美國、英國、韓國、葡萄牙等地交流及演出。近年作品包括《30》、《共生》及《躺平》。岑智頤熱衷于與不同界別合作,近期演出包括《我們最快樂》(戲劇)、《愛情靈藥》(歌劇)等;編舞作品包括香港演藝學院戲劇系制作《茱麗葉與羅密歐》。
![]()
巡演排期:???
![]()
![]()
制作團隊
藝術總監:王可然
編劇:李靜
導演:黃龍斌
總制作人:李峻豪
制作人:苗龍
執行制作:黃仁虎
技術總監:張瑞
音樂設計:馮展龍
舞美設計: 王健偉
燈光設計:陳焯華
服裝設計:李峰
平面設計:郭小川
編舞指導:岑智頤
舞臺監督:苑藝
音效、小道具:王好雨
舞臺技術指導:王亮
燈光技術指導:林致平
舞臺組:文少凡、李銀良、王樂
燈光組:劉貞青、張舉正、王建軍
音響組:晏亞松、李超
服化組:洪祖俊、衛奕冰、謝時屹
宣傳、演員總監:梁夜楓
宣傳統籌:葉艷玲
攝影攝像:果果
制作出品
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全國主辦
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獨家新媒體合作平臺
小紅書藝術
獨家內容合作平臺
今日頭條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