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季度營收將跌10%
全球最大的運動鞋服品牌耐克正在遭遇至暗時刻。
7月2日美股收盤,耐克股價再度下跌1.03%,每股報收76.04美元,幾乎處于2020年4月以來的最低點,總市值為1147.72億美元。幾天前的6月28日,它一夜之間暴跌了19.98%,創了2001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總市值直接蒸發284億美元(約2065億元)。
耐克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嚇壞了華爾街,恐慌情緒在不斷蔓延。
短短五天,已有6家投行下調了耐克的股票評級,并調低了目標價。
摩根大通在給出“增持”評級后,又將耐克評級下調至“中性”;Stifel也將耐克的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持有”,并將目標價從117美元下調至88美元;巴克萊則將耐克的目標價從109美元下調至80美元,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
瑞銀更是直接將目標價下調至78美元,并將耐克的評級調至“持有”。對此,瑞銀分析師解釋稱:“耐克第四財季報告顯示,其基本面趨勢比我們預期的要糟糕得多。我們的主要結論是耐克的盈利不會迅速反彈。”
下調耐克評級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稱,耐克近期的業績表現不佳,長期增長和盈利軌跡隨之變得不明朗,因此下調了預期。Stifel的分析師認為,耐克在沒有明顯的增長拐點之前,其無法給出令人信服的上行理由。
讓華爾街分析師心灰意冷的是,耐克交出的一份糟糕的成績單。
6月27日晚,耐克公司發布了2024財年第四財季(2024年3月至5月)和全年(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財務業績,最終嚇壞了資本市場。
![]()
2024財年,耐克錄得近14年來(除2020年外)最慢增長,同比微增0.28%,營收總額基本和2023財年持平,為513.62億美元。其中,第四財季的營收為126.06億美元,同比下滑1.71%,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28.6億美元。
而在大中華地區,盡管耐克營收同比增長4%至75.45億美元,但也只是和2022財年數據持平,相當于過去兩年基本在原地踏步。此外,公司一度引以為傲的DTC轉型,基本宣告階段性失敗,其自營業務營收僅同比增長1%。
甚至于,耐克還因為DTC轉型不及預期被提起集體訴訟,理由是“存在證券欺詐”。根據相關報道,投資人認為耐克過去過度吹噓DTC戰略,誤導了大家,而事實上DTC戰略“無法產生可持續的收入增長”。
要說,財報數據代表的是過去,2024財年表現不佳,不至于讓耐克股價大跌。真正讓投資人失望的是,耐克管理層對未來的悲觀預期。
財報發布后,耐克緊接著下調了業績展望:2025財年第一財季(2024年6月至8月),公司營收將減少10%,遠遠超過市場預計的3.2%降幅;拉長看全年,其銷售額將下降中個位數。
上任已經三年多的耐克CEO John Donahoe隨之成為被批的對象。有分析師就對管理層提出質疑,“管理層的可信度受到了嚴重挑戰,高管可能發生的權力更迭增加了進一步的不確定性。”
John Donahoe可以說是耐克史上承壓最大的一位管理者,自其2020年初擔任耐克CEO以來,曾短暫帶領耐克股價沖高,隨后又快速墜落。有媒體統計,在其上任期間,耐克股價累計下跌25%,遠遠跑輸同期標普500大盤及零售業ETF XRT 69%和67%的漲幅。
「市界」注意到,2021年11月耐克股價觸及到了173.32美元的最高點,隨后就一路下挫,至今已經連跌三年,2022年跌28.99%,2023年跌6.01%,2024年至今已跌29.41%。算下來與最高點相比,耐克股價已經縮水56%,總市值蒸發了1467億美元(約10670億元)。
2、炒鞋傷了老粉的心
在電話會上,John Donahoe頗為悲觀地表示,公司面臨在線銷售放緩、經典鞋類特許經營計劃減少、大中華區“宏觀不確定性增加”以及耐克各市場“消費趨勢不均衡”等問題。
耐克如今的處境與核心鞋品類賣不動息息相關。在電話會上,耐克表示,生活方式業務在第四財季出現疫情以來首次下滑,主要包括Air Force1和Nike Dunk等線上銷售占比高的經典鞋型表現不佳。
在第四財季,除了大中華區還維持著2%的增長外,在其他區域,耐克的鞋類銷售額都有著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北美地區的跌幅達到了6%,為各區域之首。被耐克收購的滑板鞋品牌匡威,也曾一度掀起大排長龍、身價翻數十倍的現象。如今,銷售額直接大減18%。
耐克的失意還直觀地體現在炒鞋市場上。
在過去幾年,靠炒鞋賺差價從而一夜暴富的神話故事比比皆是,“男孩一面墻,堪比一套房”的江湖傳言也次次挑動著人們的神經。其中在火熱的炒鞋市場首當其沖的就是耐克。
根據知名球鞋轉售平臺Stock X的數據,2018年的球鞋二級市場,耐克的市占率達到了70%,阿迪達斯只有24%。其中,耐克的AJ系列就占到了整個二級市場的44%。
“2016年前后算是炒鞋市場的巔峰”,資深球鞋愛好者小米回憶,“特別是AJ1,在當時炒到幾乎天價。”
AJ系列是耐克的拳頭產品,1985年,耐克推出了一款黑紅配色的AJ1,并找到了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為其代言。由于這款鞋的配色與當時NBA聯賽的穿著規定不符,NBA官方還作出了每場穿著需繳納5000美元的高額罰金處罰,耐克為此大方買單,還在一時間成為了佳話。
在炒鞋的火熱行情下,AJ成為了球鞋市場中的鞋王級產品。2017年,AJ與潮牌OFF—WHITE合作,發行價1499元最后炒到了12000元;2018年,AJ的另一款聯名球鞋發行價在1200元,最后也是炒到了將近萬元。以發行價千元左右的價格買入,再用十倍的價格賣出,如此瘋狂的行徑卻在當時被遭到了黃牛黨們的哄搶。
“鉤子一反,傾家蕩產”說的是AJ 1與另一個潮牌的聯名系列。2021年發售后,該鞋款的交易價格一度從175美元的發售價沖高到3778美元,成為了“鞋狗們”爭相追捧的超級單品。也是在這段時間,耐克的股價達到了史上的最高點,總市值超過了2500億美元。
![]()
但鞋子是用來穿的,炒鞋傷害的是真正想買的人。一位業內人士直言不諱地表示:“很多人以前都是耐克的鐵粉,但這幾年受夠了饑餓營銷,正價都買不到鞋,想買必須要加價才能入手,鐵粉慢慢就受夠了,拋棄耐克改穿其他品牌的鞋了。”在社交媒體上,就有人在發問為何現在大家都不穿耐克了。
“耐克最后的炒鞋高峰就是滑板Dunk系列了”,小米表示,“在Dunk之后就沒有出現過大規模,針對某一特定鞋款的炒鞋潮。”
2021年,耐克上新了Dunk Low Retro熊貓配色球鞋,發行價為699元,后來在二級市場一路價格飆升,2022年初,這款球鞋的市價在2000元左右。但從去年開始,這款球鞋的價格慢慢回落,如今幾乎通過原價就能買到。而更多耐克經典鞋型在得物上已經跌破了發售價,例如Dunk Varsity Green降了2300元,售價僅為489元。
不僅如此,耐克的全線產品折扣力度都在變得越來越大。有一線城市門店的導購告訴「市界」,從去年開始,門店折扣率從原來的8-9折降至6-7折。即便如此,客流量和客單量還是有著近2-3成的下降。
3、競爭對手猛搶市場
耐克在遭炒鞋反噬的同時,競爭對手們卻沒閑著,紛紛瓜分起了耐克的蛋糕。
最“顯眼”的對手,莫過于以HOKA、昂跑為代表的跑鞋新勢力。有分析師表示,趁著耐克埋頭推DTC轉型,甚至不惜以犧牲創新為代價,昂跑、HOKA們搶占了不少市場。
搶市場的第一步,是樹口碑。以HOKA為例,該品牌2009年創立之初,便試圖靠性能說話,為了解決長距離越野跑“中底過薄不利于提供緩沖保護”的痛點,品牌設計出一款有著超厚中底的越野跑鞋,之后不停迭代,在小眾圈層站穩腳跟,然后順勢加大營銷力度,完成破圈。
“試問,耐克有多久沒出過好穿的跑鞋、通勤鞋了?”社媒平臺上,不少消費者坦言,如今已經過了買鞋看款式、顏值的階段,“現在的優先級順序是,舒適度、價格、顏值”。而耐克,不再在很多人的首選名單上了。
![]()
搶市場的第二步,則是拉攏被耐克冷落的渠道方。美國多品牌鞋履零售商Foot Locker此前表示,耐克之外的鞋履品牌,比如昂跑、HOKA,在該渠道的銷售額占比已經從32%提升至36%,之后的目標是“40%以上”。此外,公司首席執行官Mary Dillon還表示,盡管耐克仍然是主要品牌,但昂跑、HOKA近期表現更好,之后會繼續增加這兩個品牌的產品數量。
左擁消費者、右抱渠道商,昂跑、HOKA們的業績自然不會差。5月14日晚間,昂跑披露2024年一季度業績:營收同比增長21%至5.08億瑞士法郎,高于市場預期。HOKA在2024財年則同比大漲近30%,拉動母公司Deckers Brands收入增長18%至42.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這和耐克的增長乏力、原地踏步形成鮮明對比。
當然,除了這類勁敵之外,耐克也得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領地蠶食。小米告訴「市界」,近兩年,歐洲的潮流趨勢以松弛、質感為主。乘著這股勢頭,彪馬、阿迪達斯等品牌在設計上和趨勢靠攏,口碑和銷售也都不錯。“相比較而言,耐克比較偏運動,沒能在這股流行趨勢里做起來。”
賣了10多年鞋的方鵬告訴「市界」,近些年,找他買耐克AJ、Dunk的人明顯變少了,“相反,買輕奢品牌的變多了,比如巴黎世家老爹鞋、古馳臟臟鞋、麥昆小白鞋這種小紅書爆款”。究其原因,仍舊是潮流趨勢變化。
想當年,耐克用Air Jordan 1和Dior的現象級聯名,打開了對球鞋價格的想象空間,之后又通過與Virgil Abloh、Travis Scott等一眾設計師聯名,引領了多年風潮。如今,潮流風口轉向,徒留耐克還停在原地。
而在中國市場,本土品牌安踏、李寧也來勢洶洶,從2022年開始,安踏已經超過耐克中國,成為了中國運動鞋服市場的老大,之后兩者差距逐漸放大。
此外,根據久謙中臺的數據,截至2024年4月,耐克在中國下沉縣市地區(三線城市及以下)的門店覆蓋率只有36%,遠低于頭部國貨品牌。可以想見的是,隨著消費分級,性價比的風刮得更猛,耐克得眼瞅著自己更多的市場被中國本土品牌搶走。
耐克管理層已經意識到了困境,也在試圖做出改變。從目前來看,其方法論主要有兩塊,一是加大創新,通過在巴黎奧運會期間推出新款運動鞋等措施,重新貼上“創新”的標簽;二是大力贊助體育賽事,加大品牌曝光,比如即將于7月下旬開幕的巴黎奧運會上,耐克就將為包括中國女籃、中國田徑隊在內的多支隊伍提供比賽服及相關運動裝備。
但耐克的這些舉措,能多大程度上奪回市場,又能否重拾昔日榮光,或許只有靜待時間解答了。
(小米、方鵬均為化名)
作者 | 李丹 張繼康
編輯 | 陳 芳
運營 | 劉 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