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主角叫慧香,中國有千千萬萬個慧香。
![]()
前 言
早上七點,買菜回家等紅燈,江西贛州南康的彭慧香打開手機監控,看到小女兒睡醒了哭著找媽,忙按著聲筒安撫:“媽媽馬上到家了。”
35歲的彭慧香有兩個孩子,老大兒子9歲,老二女兒4歲。2021年,曾經全職8年的她,找到了一份直播工作,后來又換成了家具銷售工作。銷售和媽媽這兩份“職業”,將她的時間占得滿滿當當。但是,她卻比全職帶娃的時候開心得多,那是她拼盡全力爭取來的。
老大老二相繼出生那幾年,身體傷口、情緒變化、嚴重缺覺和繁重的家務,讓彭慧香喘不過氣來看不到希望,經常情緒崩潰,一度想到了跳樓。
![]()
慧香和她的女兒丨受訪者供圖
求助丈夫沒有得到有力的回應,絕望間,一個博主的文章給了她鼓勵。她咬著牙,聽書學習,寫下密密麻麻的筆記。書籍啟發她的思考和感受,“我思故我在”,讓她找回自我,并鼓勵她向前一步。彭慧香背著孩子去健身房做深蹲,將體重從150斤減到110,她帶著女兒販賣橙子,三個月賣了兩萬斤……
彭慧香從小耳濡目染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秩序,圍著孩子、丈夫、灶臺的“三圍”生活對女人來說仿佛天經地義。現在看來,成為母親后的艱辛反而讓她反戈一擊,在看不見硝煙的艱險中,她愈戰愈勇,終于在自己的舞臺上活出了自己。
現在,彭慧香總是教導兒子,“一定要會做家務,一定要承擔家庭的責任”,讓兒子學洗碗、收拾房間,教導兒子平等對待女性。她不希望將來有另外一個女人像她一樣,經歷這些無望的掙扎。
曾經以為,
女人圍著老公孩子轉天經地義
1988年,慧香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作為長女,很小就明白家里給不了自己太多。初中畢業后她進廠做流水線女工,一眼望得到頭的工作,她干了幾個月就跑了——她要給自己更好的生活。
慧香去做汽車銷售,經人介紹遇見現在的丈夫。
結婚第二年,家里購車選款,丈夫聽不進她的一點意見——“你說的沒必要。聽我的,什么都不要說了。”在以后的許多年,這個男人總是態度強硬地用這句話否決她的意見。只是那時,她沒有覺得這是多大的事情。
外人眼里,她的日子過得似乎不錯。剛結婚就做了全職主婦,養育一兒一女。丈夫開淘寶店,常駐外地,但收入不錯,不抽煙、不喝酒,也不鬼混。他們在城里買了房,有自己的小家,不與公婆同住,沒有婆媳矛盾。丈夫主外,負責賺錢養家;她主內,承擔家務和育兒工作。
彭慧香從小承擔家務和責任。在她熟悉的家族生活里,女性的一生就是“三圍生活”:圍著老公、孩子和灶臺。
結婚后,她辭了工作,開始圍著丈夫轉。結婚后,她對丈夫說,你賺錢就行,家里不要你管,孩子、家務我會照顧好。
年輕時,她認為這是妻子的天職,她想不出,女人還有什么其他的出路。但成為媽媽后,她開始對這條路產生懷疑。
生下老二后,有一天想到了跳樓
2013年生老大時,老公沒有陪產,她一個人在老家挺著大肚子辦住院手續。老公忙著工作養家,作為一個“體貼的妻子”,她也覺得生孩子是女人的事,男人幫不上什么忙,在身邊也沒什么用。
老大出生后,她“又當爹又當媽”,孩子吃什么、用什么、生病看醫生、上學找幼兒園,丈夫從來沒想過伸手,默認全是她的責任。大兒子上了3年幼兒園,老師微信他一個都沒加過,班級群也沒進過。
![]()
慧香一個人養育二胎丨受訪者供圖
孩子好像是她一個人的,爸爸只是“掛名”而已。
懷上二胎時,她和丈夫頻繁地爭吵,想改變這種“喪偶式育兒”的生活。但無論她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丈夫總是重復著一句話:日子過得不是好好的嗎?為什么總要找事?
是的,是他的日子過得好好的。不是她的。
結了婚后,娛樂這件事好像從她的生活中消失了。她再也沒有出門看過一場電影,追過一部劇。但丈夫的生活還是照常,沒落下一部熱播劇,偶爾還打打游戲。
直到二寶出生,她的心徹底涼了。
二胎的預產期是2019年的大年初九,正值春節放假,她以為丈夫肯定能多在家里多待幾天,陪她生產。結果,老公在大年初六就走了,把她、馬上出生的女兒,還有 6 歲的兒子留在了家里。她怎么也沒想到,一個人生孩子、坐月子的事情,她還要再經歷一次。
二寶生得并不順利,胎兒太大,入產房前醫生讓家屬簽風險告知書,來陪產的婆婆和媽媽都不識字,連個簽字的人都沒有。
月子里,女兒睡眠不好,頻繁夜醒,很難哄睡。婆婆身體不好,她一個人拖著虛弱的身體喂奶、換尿布、哄睡,常常坐到天亮。
女兒滿月,老公回來了幾天。他習慣晚睡,但夜里除了玩手機,從來沒有動手給女兒換過一次尿片、喂過一次奶。
兩個孩子,她一個人生一個人養,丈夫兩三個月回家一次。一次,丈夫打視頻回來逗女兒玩,女兒牙牙學語的樣子把爸爸樂得不行,爸爸大笑著說:“我女兒太可愛了。”
聽著這句話,她心頭涌上來的不是幸福,而是質疑:做爸爸是不是太簡單了!
一個人帶兩個孩子,生病是最難的。
孩子哭鬧嘔吐一床是常有的事情。感冒一個傳染倆,慧香往往一手抱一個一手牽一個。三更半夜打車去醫院,住院更像是小型搬家,出門前得一遍遍檢查該帶的有沒有遺漏。
就算她自己生病了,里里外外操持的也是媽媽一個人。
她發覺自己狀態不對是先從孩子的反應上知曉的。從前那個從不動手打孩子的媽媽開始對孩子犯一點錯就勃然大怒,甚至動手后也很難收場。
回過神來看到被嚇得呆住的孩子,她愧疚又自責。
孤立無援的無助感不止一次涌上她的心頭。她腦海中不止一次冒出可怕的想法:跳樓或者是開煤氣一死了之。
當她向丈夫表達自己情緒的崩潰和失控、指責他沒有參與育兒時,丈夫卻對她說:你有病就去看病,不要無理取鬧。
“向前一步?向前一步!”
2019年5月,自覺已經產后抑郁的她,看到了母嬰博主“年糕媽媽”的一條微博:
![]()
年糕媽媽的微博丨受訪者供圖
這條微博無異于當頭棒喝。
彭慧香想到,自己一直在試圖改變丈夫。他們吵架、冷戰、互相指責,一度要離婚,丈夫卻始終沒有變化,她絕望了。這條微博讓她有了勇氣:只能靠自己,殺出去。
小女兒3個月時,她開始在年糕媽媽 APP 上聽書。第一本是《熱鍋上的家庭》,講如何處理家庭關系。
她從家里翻出一本空白的記事本,送完兒子去幼兒園后,趁著女兒睡覺的空隙,就坐在客廳的小書桌前邊聽邊記筆記,從《父母的語言》《正面管教》到《談判的藝術》《會賺錢的媽媽》,一口氣聽了十幾本,比上學還認真。
和生活中的種種挫折相比,聽書給了她現實生活一直缺席的鼓勵,也給她的生活撕開了小小的縫隙,漏進來一點點光。
![]()
慧香的聽書筆記丨受訪者供圖
2019年10月,做了整整一本聽書筆記后,彭慧香又做了兩個決定:第一,她去健身房買了私教課,開始減肥——生完孩子后,她的體重穩定在150斤沒下來。第二,她決定去賣贛南臍橙。
計劃開始前,她給丈夫打了個電話。對她的決定,丈夫的回答毫無意外:“沒有必要吧。”
她沒像往常一樣,跟他爭吵。
“我只是通知你一下而已。”她說。
背著8個月的女兒減掉40斤
那時,她是24小時待命的二胎媽媽。小女兒8個月,大兒子正上幼兒園,身體每天都會被掏空一遍。
去減肥,累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小女兒怎么辦?
開始,她把女兒哄睡,放推車上推去健身房。結果,女兒睡眠很淺,在健身房里睡覺時常常驚醒大哭——她更不敢把睡著的女兒一個人放家里。
第一個方法不管用,那就趁孩子醒著的時候去吧,但健身房里到處都是很重的器材,女兒正在學爬,一不留神就從瑜伽墊上溜走,把她嚇得不輕。
她也找過健身房里的衛生阿姨,讓她幫忙照看女兒,但孩子認生,誰都不讓碰,阿姨一抱,她就能哭得整個健身房的人都看過來。
實在沒辦法,她索性買了一條背帶,把女兒背在胸前上課。

慧香帶著女兒上課|受訪者供圖
“靠墻深度、爬樓梯這樣的動作可以背著她,但俯臥登山這樣的動作就不行,她會從前面掉下去。”彭慧香在胸前比劃出一個拋物線。
堅持背娃健身 4 個月,彭慧香從 150 斤,減到孕前的 110 斤,成了健身房里最勵志的人。
帶著女兒擺攤,3個月賣掉兩萬斤橙子
辦完健身卡不久,她開始著手實施第二個計劃。
為了逼著自己不打退堂鼓,她狠心跟朋友借了 5000 塊錢,買了一部手機用來賣貨——她的舊手機連微信都打不開。
2019 年 11 月初,彭慧香在朋友圈里發了第一張果園的照片。她抱著女兒站在起伏的山丘上,背后是大片的橙子樹。
![]()
慧香站在橙子樹前丨受訪者供圖
發第一條賣橙子的內容時,她已經做好了一個橙子也賣不出去的準備。沒想到,很快接到了第一個訂單,一個河南的陌生人直接把錢轉了過來——當時是預售,橙子還沒摘。
“我當時特別開心,趕緊截圖發給了我妹妹!特別興奮,真的!對方也是個寶媽,她什么也沒問,就是很相信你。”婚后這么多年,她第一次在家庭之外,被需要。
那幾個月里,送完兒子去幼兒園,她就抱著女兒坐在餐桌前,一坐就是半天。一個人售前、售后全包,接完單,就帶著女兒去鄉下發貨。
![]()
慧香帶著女兒在打包橙子丨受訪者供圖
“為了賣橙子,女兒跟著我吃了不少苦。”彭慧香說,“但我真的沒有辦法。”
![]()
女兒陪著媽媽打包臍橙時摔倒磕破,縫了四針丨受訪者供圖
那時,女兒還不到一歲,正在學走路。她忙的時候,就把女兒放在快遞箱,或者果筐里。女兒第一次學屁股著地下蹲,背后倚靠的是媽媽打包橙子的快遞箱。
2019年春節前夕,發完最后一單,她粗略算了算:3個月,她賣了近2萬斤橙子!
此時,距離聽第一本書《熱鍋上的螞蟻》過去了大半年,她還記得這本書的最后一節:“女人如何在家庭中找回自己”。
更意外的,是丈夫的變化。
以前,他很少關心妻子。賣橙子后,他不僅和妻子去了一次鄉下果園,還在朋友圈里幫她“宣傳”事業,“老婆又帶娃又養家,家有賢妻,夫婦(復)何求”。
![]()
大片的橙子樹丨受訪者供圖
疫情期間,丈夫事業受挫,資金鏈幾乎斷掉,催債的電話頻繁打到家里,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家庭其實很脆弱。這場意外的巨變,讓他開始反省,在家庭這場合作游戲里,“男主外女主內”的嚴格分工,似乎對誰都沒有好處。賦閑在家的他,第一次做起了家務。
而這也讓慧香堅定向前一步。
比重回職場成為銷冠更開心的是,兒子對家庭的擔當
但橙子是季節性的,不足以還完外債。慧香決定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不在乎錢多少,只要每個月有收入,就算月薪2000也能給自己安心。”她說。
全職媽媽產后復出職場,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全職在家8年,最關鍵的是,她還想在上班之余接送孩子。
經人介紹,她面試了一份主播的工作——每天只需要播4個小時,月薪5000,這是時間和待遇都令她滿意的工作,也是她從未接觸過的工作。想到播完四個小時就能下班接娃,她一咬牙硬著頭皮就上了。
2021年9月開學,慧香把小女兒送到托管班,轉頭就辦理了入職。
同事播晚班,她播白班。當助播時因為什么也不懂,她在一旁筆記記得飛起。從站在屏幕前手足無措不知如何開口,到一個星期后即使前輩不在,她也能獨當一面。回到職場,慧香似乎找回了十年前那個能打能拼的自己。
2022年3月,慧香又找了份家具家居產品銷售的工作。每周五要提前接娃放學,老板照顧到她的情況,打聲招呼就讓她去了。周六孩子在家沒人照顧,又同意她把娃接到公司。
那段時間每到周六,她打銷售電話,女兒就在一旁拿著紙筆作畫,無聊了看會兒動畫片,困了便躺在媽媽辦公桌上睡覺。
![]()
女兒在公司睡覺丨受訪者供圖
慧香有銷售經驗,對新的內容會做筆記學習,又耐得住性子給每個客戶打電話建立信任感。很快,她拿下了店里的銷冠。
同事都知道她一個人還帶著兩個孩子,遇見她便喊聲“彭姐”,言語間帶著敬佩。
周末天氣好的時候,她就帶上孩子去爬山。如今女兒也稍微能離得開媽媽了,暑假和寒假,慧香會給孩子送到鄉下奶奶家玩。
![]()
孩子在鄉下奶奶家丨受訪者供圖
“我就自己追追劇,一直想看《三十而已》,拖到現在都沒看。”從前心思都在孩子身上,這部2020年開播的電視劇,她今年才開始看。她問丈夫要來了平臺會員——之前鮮少看電視也沒有這個需求。
劇中三位女人三十不老的故事,給了她很多的希望和平和感。
![]()
爸爸陪娃在戶外丨受訪者供圖
丈夫在家時也開始主動陪娃了,從前嚷著“我帶不了娃,孩子只要媽媽不樂意跟我”的男人,現在有空便會和兒子下棋、陪女兒涂鴉。
工作上,丈夫也不再提“沒有七八千你出去做什么工作”的話,甚至在妻子和他商量回家創業做家具銷售時,他也真正開始考慮和規劃了。
2022年中旬,慧香的父親肺癌晚期住進了醫院。那段日子,慧香每天早起先備菜,送完孩子上課又去上班,中午抽空炒兩個菜送到醫院。下午又如是。騎著電瓶車的身影每天穿梭在學校、公司和醫院的路上。
有次慧香接到老師電話,問她怎么還不來接孩子,學校馬上要關門關燈了。她才驚覺加班忙得忘記了時間。趕忙打電話求助同小區的媽媽幫忙接。
有時候在外面忙完,到家后兩個孩子都等得睡著了。一次妹妹因為尿褲子,光著屁股坐在椅子上就睡著了,哥哥也睡躺在沙發上,看得她心里難受。好在更多時候,哥哥會把妹妹安頓好睡覺,自己一個人熱飯吃。
哥哥真的幫了她很多忙,彭慧香在外加班,除了老人會來看照一下,平時更多的哥哥照顧安撫妹妹。兒子將來會是一個對家庭有擔當的男人,這讓彭慧香感到欣慰。
幾天前是女兒4歲的生日,慧香接孩子途中買了一個小小的杯子蛋糕,娘兒仨在家簡單慶祝了一下。“重點是現在我們都很開心,”她說。
![]()
孩子們過生日丨受訪者供圖
過得開心這件事在慧香這些年的“反叛”中排在了第一。去年夏天,她想帶兩個孩子拍一組寫真,記錄下孩子的成長。和丈夫聊起時他又覺得沒有必要:“浪費這錢干啥?”
![]()
慧香堅持拍的寫真照丨受訪者供圖
慧香還是拍了,幾張精選的照片制成相框擺在客廳,相片里三個人的笑容明媚。
作者:周小丫、徐曉
編輯:蒲末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