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西貝倫11月7日電 熱點問答|巴西為何臨時遷都貝倫
新華社記者吳昊
巴西總統盧拉4日在巴西北部帕拉州首府貝倫簽署法案,決定在11月11日至21日期間將巴西首都由巴西利亞遷至貝倫,以配合即將在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貝倫是一座什么樣的城市?COP30為何選址這里?巴西為何臨時遷都?
通往亞馬孫的重要門戶
貝倫坐落于亞馬孫河流域,面積約1059平方公里,人口約130萬,被當地人稱為通往亞馬孫地區的重要門戶。貝倫現為巴西北部帕拉州的首府,也是該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貝倫屬熱帶雨林氣候,河網密布、雨林環抱,是巴西全國降水量最高的城市之一。豐饒的雨林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豐富的食材。許多家庭依賴巴西莓產業為生,這是一種當地十分常見的棕櫚樹果實,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被譽為“超級食物”。當地還盛產亞馬孫流域特有的水產。每天凌晨,商販們駕著滿載漁獲和巴西莓的船只來到貝倫老城區擁有數百年歷史的碼頭市場售賣,這座市場也已經成為拉丁美洲最大的露天市場之一。
貝倫所在的帕拉州擁有多樣的原住民族群,直至今天,這里依然留有眾多文物古跡。其中,始建于1866年的埃米利奧·戈埃爾迪博物館成為盧拉5日在貝倫氣候峰會舉行前夕同與會各國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的場所。
COP30為何選址貝倫
2023年5月26日,巴西政府宣布聯合國已正式批準貝倫作為COP30的舉辦地。盧拉在當天發布的視頻中表示,在他參加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亞馬孫總是成為核心話題,“那為什么不在一個位于亞馬孫地區的州舉辦氣候變化大會呢”。
這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首次在亞馬孫地區舉行。盧拉11月4日在貝倫接受包括新華社在內的6家通訊社采訪時說,選擇在亞馬孫河沿岸的貝倫舉辦氣候大會,就是希望世界能真正了解亞馬孫地區。要保護亞馬孫地區,并非要把它變成人類的“禁區”,而是要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能夠依靠森林謀得生計,將生物多樣性的財富轉化為能夠走向世界的商品。
近年來,巴西持續加強亞馬孫雨林保護。巴西副總統阿爾克明10月13日在COP30部長級籌備會議開幕式上說,過去兩年半,亞馬孫雨林的毀林率幾乎下降了50%。未來,巴西將開展森林修復工作,并到2030年實現非法毀林歸零。
為何臨時遷都
巴西政府4日發布公告說,貝倫在11月11日至21日作為臨時首都期間,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權力部門均可在此辦公,總統及部長簽發的所有文件和指令均將簽發地改為貝倫。
公告說,巴西希望通過臨時遷都凸顯亞馬孫地區在全球環境議程中的重要性,強調巴西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此前,巴西曾于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期間將首都臨時遷至里約熱內盧。
決定臨時遷都貝倫的法案由聯邦眾議員杜達·薩拉韋特提出,并于9月25日和10月7日分別獲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她認為,把首都遷至貝倫,就是把亞馬孫地區置于政治決策的中心,臨時遷都不僅具有象征意義,更展現了巴西對氣候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