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迎來立冬節氣。雖立冬已至,花城廣州仍然是個“花花世界”,廣州氣溫還在小幅走高,其中11月7日和11月9日,最高氣溫29℃,11月8日更是可達30℃。據廣州市氣象臺預計,高溫仍要持續到9日。11月7日廣州陰天間多云,局部有零星小雨。11月8日~9日廣州多云間晴。11月10日起,廣州受弱冷空氣影響,氣溫再次下降。當前,廣州正將最后一絲秋意斂入時光行囊,靜待萬物“冬藏”模式。
![]()
“簕杜鵑花瀑”已經爬滿了廣州的天橋、墻頭和廊架。圖源:廣州海珠發布
01
冬入嶺南
萬物見生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草木凋零為泥,蟄蟲休眠入夢,天地間漸次褪去喧嘩,歸于沉靜。
![]()
秋末時節,廣東清遠市英德黃花鎮黃朝江村,晨霧朦朧稻谷黃,秋色鄉野如畫卷。南方+拍客 陳國權 攝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堅;二候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于坼;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陽氣下藏,雉隱蛤現。
![]()
深圳灣水域,黑臉琵鷺在海邊捕食。南方+記者 魯力 攝
地理物候南北有別,嶺南雖無北國銀裝,卻自有冬色,蕉嶺楓葉染赤,圭峰紅葉漸顯。位于廣東韶關南雄的十萬畝銀杏林,正將山野點染成浪漫的鎏金色。
![]()
位于廣東韶關的帽子峰,已鋪開第一里金黃。泛舟江上,兩岸青山如黛,偶有金黃點綴其間。圖源:帽子峰旅游景區
人間煙火暖,最是立冬時。“立冬補冬,補嘴空”,打邊爐的煙火氣飄向街頭,羊肉煲氤氳著當歸的香溢出巷尾。

廣東人的冬日滋補大戲,以一頓羊肉煲完美開場。 圖源:廣東發布
廣東潮汕地區講究“立冬食蔗無病痛”,家家戶戶燴出“炣飯”,佐以清甜蔗汁,化作對健康的樸素祈愿。
北風起,曬陳皮。江門新會陳皮曬場連綿,仿佛大地寫給冬日的信箋。
![]()
新會陳皮被譽為“廣東三寶”之首。江門日報記者 郭永樂 攝
冬藏亦蓄力,盛事正當時。十五運會的脈搏隨著開幕臨近加速躍動,大灣區街頭,盛會旌旗獵獵,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微笑迎客。
![]()
香港金紫荊廣場上,“喜洋洋”和“樂融融”?笑意盈盈,與前來留影的孩童定格下美好瞬間。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
十五運會即將開幕,廣州街頭早已是滿滿的迎客氛圍。南方+記者 梁文祥 攝
備受矚目的自行車(公路)賽今日開賽,三日賽程,海天為證。
男子個人賽事,運動員將以港珠澳大橋為紐帶競逐如風,跨越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這是全運會史上首個也是本屆賽事唯一跨越粵港澳三地的比賽項目。競速的激情穿過海風,譜寫著大灣區加速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
帆影映碧波,遠方港珠澳大橋如巨龍臥波,山脈輪廓清晰,景致交融成畫。南方+拍客 卓文麟 攝
恰如元稹詩中所言,“田種收藏了,衣裘制造看”,冬不僅是休憩,更是為新生蓄能。
立冬的嶺南,正靜候勃發,且讓我們共同期待,以這場體育盛會為號,度過一個熱氣騰騰的暖冬。
![]()
廣東珠海市斗門鎮小濠沖村。傍晚時分,太陽穿過云層,陽光從云隙中穿透而出照射在稻田上。南方+拍客 麥志豪 攝
02
養藏為先
嶺南養生指南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當北方已入寒冬,嶺南仍草木蔥蘢、暖意融融。
因五嶺屏障與臨海環境,嶺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濕熱多雨,冬季亦暖燥交替。故嶺南立冬養生不可照搬北方“閉藏進補”,需遵循中醫“因地制宜”原則,以“養藏”為綱,兼顧“清熱、祛濕、潤燥”。
氣候特點: 濕熱未退,燥氣漸起
立冬時節,嶺南白天最高氣溫仍可達25℃以上,有“十月小陽春”之稱。此時雨水未斷、濕度偏高,外濕易侵襲人體困阻脾陽;北風南下后雨量減少,又易出現“干熱”“涼燥”,耗傷津液,引發口干、咽燥等不適。
人群體質: 脾胃多濕,氣陰易虧
長期濕熱環境下,嶺南人群體質呈共性特征:濕熱體質者面垢油光、口苦身重、大便黏滯;脾虛濕困者脾胃運化弱,水濕內停成“內濕”,易誘發疾病;氣陰兩虛者因氣候耗氣、飲食辛辣、熬夜等,常感乏力、口干、心煩失眠。
因此,嶺南立冬時節,養生需在“養藏”固陽基礎上,兼顧“清化濕熱、健脾益肺、益氣養陰”。
起居養生: 早臥晚起,防寒保暖
《黃帝內經》載:“冬三月,此謂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嶺南雖暖,仍需順應節律:建議23時前入睡,晨起待日出后再活動;早晚注意保暖,頭部戴薄帽、足部穿覆踝鞋襪、背部加背心,防范風寒。
飲食養生: 平補清補為主,忌峻補厚膩
飲食需“補而不燥、潤而不膩”,忌盲目進補羊肉、鹿茸等。健脾祛濕可選山藥、蓮子等;益氣養陰宜用太子參、五指毛桃(尤適嶺南)等;潤肺生津可食梨、蓮藕等;肉類優先鴨肉、魚肉,牛肉需少量并配白蘿卜。
運動養生: 動靜結合,不宜大汗
冬季運動忌大汗,防陽氣外泄。推薦太極拳、散步等溫和項目,選陽光充足的午后鍛煉;運動后及時擦汗換衣,飲溫水補津液。
情志養生: 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冬季對應“腎”,需精神內斂以固腎精:保持心態平和,多參與聽音樂、靜坐等活動;午后曬背可溫通經脈、提振情緒;通過冥想等調節情緒,助身心協調。
立冬是陰陽轉換關鍵節點
嶺南養生是“平衡的藝術”
既要“冬藏”休養,又要應對濕熱燥邪
做到補而不燥、清而不寒、潤而不膩
養生在日常
愿這份指南助您安然度冬,為來年健康蓄力
參考來源
南方日報《文化中國行·立冬 | 嶺南立冬春意同,新梅萬朵映晴空》
https://mp.weixin.qq.com/s/EV_Zgf3xLJ129RuKMw-YbA?scene=1&click_id=10
信息時報《今日立冬,廣州直逼30℃!新冷空氣已“安排”,降溫就在→》
https://mp.weixin.qq.com/s/I2-1vhBS9217KPhWC02p_g?scene=1&click_id=15
健康廣東《養藏為先!收好這份老廣專屬立冬養生“秘籍”→》
https://mp.weixin.qq.com/s/KiVynsreM3EvKBwmkMJ5Aw?scene=1&click_id=12
圖片來源同上,非商業用途,若構成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