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的南昌街頭,一輛復古的網紅鐺鐺車緩緩駛出,車內傳來的不是報站聲,而是一段段清脆自信的講解。南昌市十字街學校的俞郅欣、毛雨心、胡希晨、馮萬億、余芷墨五位同學,作為“小小講解員”,將課堂搬上城市街頭,為這趟特殊的巴士之旅注入了鮮活的文化靈魂,成為南昌街頭一道兼具文化溫度與文明風采的流動風景線。
從地標出發,童聲解鎖城市密碼
01
![]()
活動當日,五位小講解員精神抖擻,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在復古與新潮兼具的鐺鐺車內,自信從容地開始了他們的“主場”。他們不再是普通的乘客,而是這座城市文化的傳播者。面對車上的游客和市民,他們用稚嫩卻堅定的聲音,講述著南昌的歷史變遷、紅色故事、沿途的城市風貌——清澈的贛江水、整潔的步道、有序的交通,讓 “見我文明行” 不再是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城市日常。
小小講解員俞郅欣從具有70多年歷史的南昌公交服務講起,為本次網紅打卡旅游專線拉開了序幕。隨后,從南昌火車站這一城市樞紐出發,一場貫穿南昌古今的“聲”動文明之旅正式開啟。
沿途,講解員們各司其職,娓娓道來:毛雨心同學詳細介紹了繩金塔千年古塔的滄桑與新生,以及八一廣場上八一大道的歷史沿革;胡希晨同學則引領乘客“漫步”于煙火氣十足的珠寶街與承載革命歷史的八一起義紀念館;馮萬億同學用詩意的語言描繪了滕王閣的千年風雅與秋水廣場“落霞與孤鶩齊飛”的現代意境;余芷墨同學則向大家推介了作為城市新地標的“南昌之星”摩天輪。他們的講解不僅涵蓋了地標歷史,更貼心地為游客梳理了各站點的特色美食,從秋香油炸到老三樣,從民巷水煮到山姆會員店,儼然一部“行走的美食地圖”。
活動現場
![]()
![]()
![]()
![]()
![]()
![]()
移動課堂:知識與自信的雙重奏
02
![]()
本次活動超越了傳統的課堂界限,成為一堂生動的社會實踐課,學生們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而是主動的城市文化傳播者,他們真正把對家鄉的熱愛,化作了具體的行動,那份由內而外散發的自信與擔當,是最寶貴的收獲。
![]()
![]()
![]()
一趟鐺鐺車的旅程,一趟跨越古今的城市穿越。南昌市十字街學校的學子們,用清亮的童聲童語,成功扮演了城市小主人的角色。他們既是英雄城歷史的 “小小傳承人”,將南昌的紅色基因堅定訴說;也是文明新風的 “小小踐行者”,用禮貌言行詮釋新時代好少年的模樣。這份少年風采,隨著鐺鐺車的軌跡,流淌在南昌的大街小巷,讓 “愛我英雄城 見我文明行” 的信念愈發鮮明。
來 源:青云譜教體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