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的腳步日益臨近,作為東道主之一的廣東,處處涌動著迎接體育盛會的熱情。
![]()
10月31日下午,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志愿者出征儀式在海心沙志愿服務主題公園舉行。
近年來,廣東群眾性體育賽事蓬勃發展,“省超”“村超”等賽事屢屢刷屏。與此同時,一股文明觀賽之風,也成為精彩賽事里的一道風景線。
在十五運,看見文明廣東。愛干凈、講衛生,不喧嘩、展風度,打call可以、“飯圈”不行……隨著文明觀賽的理念深入人心,這份因體育而快樂的激情“燃”得更加燦爛!
文明風尚沁人心,校園社區成主陣地
“垃圾不落地,文明不能忘。”賽場內,志愿者“小海豚”手舉提示牌。在深圳,這樣的場景在十五運籌備期間隨處可見。
一直以來,深圳都有著“志愿者之城”的美譽,十五運期間,圍繞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觀賽等主題,深圳廣泛開展文明培育,提升市民文明素養。超過3萬名城市志愿者與1.2萬名賽會志愿者,分布在體育展示、競賽協調、觀眾服務等10余個領域,為營造熱情友好的文明觀賽風尚保駕護航。
11月1日至11月12日期間,十五運U20男排比賽在廣州體育學院和華南農業大學舉行。在華南農業大學體育館中,師生們“熱情觀賽、禮敬對手”的觀賽風采,成為賽場邊一處亮麗的文明風景——用一次次掌聲和歡呼為精彩的進攻喝彩,也用一聲聲“加油”為暫落下風的隊伍打氣。
賽場之外,文明觀賽的風也吹進了社區。
在廣州市天河區車陂街道假日園社區舉辦的“全民迎全運 社區煥活力”活動,融合了體育、文化與環保等元素,廣泛傳播文明觀賽、運動健康等理念;深圳市寶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的青少年趣味運動會,以知識科普與趣味運動體驗為核心環節,讓孩子們在體育鍛煉中增強對文明觀賽理念的認識;深圳的羅湖區桂園街道紅村社區舉辦“美好生活,有鄰有趣”鄰里節,融入體育元素與文明禮儀宣傳,推廣垃圾分類、光盤行動、綠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
十五運期間,在廣東范圍內,各級文明辦、教育部門、體育部門和學校社區積極聯動,通過社區宣傳欄、電子顯示屏、微信公眾號等陣地,持續推送文明觀賽倡議書、行為規范指南和公益宣傳片,將文明觀賽教育融入教育體系和群眾生活。
涵養文化提升素養,東道主準備好了
文明觀賽風潮的興起,深層反映的是廣東精神文明建設的持續深耕與社會整體文明程度的提升。它不僅僅是應對一場賽事的具體要求,更是城市文明內涵的一次集中展示和升華。
“體育賽事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文明觀賽,展現的是觀眾的素質,折射的是城市的溫度與管理水平。”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十五運這個契機,將文明觀賽內化為市民的行動自覺,留下‘人人都是東道主、個個都是代言人’的寶貴遺產。”
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倡導,從零星現象到普遍共識,文明觀賽正在成為廣東社會的新時尚。當掌聲為每一位拼搏者響起,當垃圾在離場時隨身帶走,當友好的交流超越勝負……這些微小的細節,匯聚成的將是十五運賽場內外最動人的風景。
盛會即將啟幕,廣東已準備好以開放、自信、文明、友善的姿態,迎接八方賓朋。這場體育盛宴,不僅將角逐出競技場上的金牌,更將鑄就一枚閃耀著人文光輝與時代精神的“文明金牌”。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朱唯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