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東側的街巷,鋪開一幅長卷,老樓的青磚疊著新鋪的瀝青,五金店的叮當混著面包房的甜香,新老小區錯落交織,新興商鋪鱗次櫛比,532家“九小場所”散落其間,煙火星辰,點亮了市井日常,也藏著需要細心守護的安全微光。
為護住這平凡的安穩,敦化市公安局丹江派出所緊扣上級部署要求,以“派出所主防”為核心,創新構建“三查、四防、五到位”工作體系,用責任與細致,為轄區“九小場所”織就一張看不見卻足夠堅實的消防安全守護網。
精準施策“三查”:以“繡花功夫”清隱患脈絡?
消防工作部署會上,丹江派出所所長指著投影屏里轄區“九小場所”分布地圖,語氣凝重又懇切:“九小場所點多、面廣、情況雜,不摸清底數,監管就像‘盲人摸象’,咱們得把每一家的情況都裝在心里。”這番話,點明了排查工作的關鍵,也為后續的排查工作定下了“細致入微”的基調。為此,派出所用“繡花般”的細致,開展全方位“三查”行動。?
拉網式“查數量”,繪就監管“全景圖”:社區民警們放棄休息時間,主動下沉拉網排查,逐街逐巷沿戶走訪,從街角的便利店到巷尾的小餐館,從幼兒園的活動室到小加工廠的車間,逐一登記信息、拍攝現場照片。同時,主動對接市場監督管理局,實時調取新增商戶數據,動態更新“九小場所”臺賬。經過細致摸排,切實厘清轄區532家“九小場所”的分布——44家學校(含幼兒園、教培機構)守護著孩子的安全,215家小商店服務著居民日常,129家小餐飲升騰著煙火氣,還有19家小醫院、9家小旅館等,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民警們用腳步丈量出的責任。?
穿透式“查隱患”,擰緊安全“螺絲釘”:“老板,滅火器壓力不足了,得趕緊更換;應急燈也不亮,萬一停電可咋疏散客人?”在一家小火鍋店,社區民警小王一邊對照消防“十八項”規定逐項檢查,一邊耐心叮囑店主。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轄區上演。丹江派出所推行“全面檢查+回頭復查”模式,與轄區商戶簽訂《消防安全告知書》,將單位概況、檢查記錄、整改情況等建立“一企一檔”,確保隱患“不遺漏、不懸空”。截至目前,累計檢查各類場所1817家次,發現的1395處隱患中,1362處已完成整改,那些曾被忽視的“小問題”,在民警的反復督促下,都變成了“放心事”。
重點式“查要害”,筑牢高危“防火墻”:吸取國內外火災事故教訓,派出所將使用天然氣的小餐飲、人員密集的商戶場所等列為“高危重點”,加密檢查頻次、加大檢查力度。前不久,民警在檢查一家燒烤店時,發現后廚燃氣管道有輕微泄漏,且未安裝燃氣報警器,立即聯合街道、消防救援等部門開展聯合處置,當場責令停業整改。這種高效聯動的協作模式,讓隱蔽在角落的安全隱患無所遁形,3起拒不整改的隱患線索被移送消防救援大隊后,也得到了依法處置,真正實現“隱患清零”。?
多維發力“四防”:用“組合拳”織密安全防線?
“消防安全既要‘查得嚴’,更要‘防得好’。”丹江派出所社區警務隊隊長在安全培訓籌備會上,跟同事們聊起工作思路時感慨,“只有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防護措施落地生根,才能從源頭上防范風險。”為此,派出所打出“心、人、物、技”四防“組合拳”,讓安全理念融入“九小場所”的每一個角落。
“心防”入腦入心,敲響安全“長鳴鐘”:“大家看這個案例,一家小餐館因燃氣泄漏引發爆炸,不僅店面被毀,還造成了人員傷亡……”在定期開展的“九小場所”安全培訓會上,民警通過播放火災案例視頻、講解法律法規,讓在場的負責人直呼“震撼”。除了線下培訓,民警還建立了“丹江消防安全”手機微信群,在群里分享火災警示案例、消防知識小貼士,哪怕是凌晨,只要有新的安全提醒,都會第一時間推送。一家小旅館的老板和民警說:“現在每天不看群里的消息,總覺得少了點什么,消防安全這根弦,時刻都繃著。”
“人防”強基固本,打造應急“先鋒隊”:“遇到火災不要慌,先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沿著疏散通道撤離……”在轄區廣場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消防演練正在進行,民警手把手教商戶和居民使用滅火器,演示疏散逃生技巧。丹江派出所以警務站為“宣傳陣地”,深入開展消防知識“進場所、進社區、進校園”活動,累計組織培訓5場,覆蓋300余人次。不僅如此,還從“九小場所”負責人中選拔出20名“消防安全志愿者”,讓他們成為“兼職安全員”,平時互相檢查、互相提醒,遇到問題第一時間聯系民警,形成了“民警+商戶”共同守護的良好氛圍。?
“物防”補短板,配齊安全“硬裝備”:“以前覺得滅火器可有可無,直到民警上門檢查,才知道關鍵時刻它能救命。”一家小超市的店主,在民警的督促下,不僅配齊了4具滅火器,還在疏散通道口張貼了醒目的逃生標志。丹江派出所嚴格對照消防標準,督促每家“九小場所”配齊滅火器、應急燈、消防栓等設施,確保器材質量達標、擺放位置合理。對發現的“消防通道堵塞”“應急燈損壞”等問題,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到期復查時逐一核對,直到問題徹底解決。如今走進轄區的“九小場所”,干凈暢通的疏散通道、擺放整齊的消防器材,成為了最安心的“風景線”。?
“技防”添智慧,裝上安全“千里眼”:“嘀嘀嘀……” 一家小餐館的燃氣泄漏報警器突然響起,店主立即關閉閥門,及時避免了一場危險。這是丹江派出所推動“技防”建設的成果。針對小餐飲燃氣使用風險高的問題,民警逐戶上門宣傳,推動98家小餐飲安裝了燃氣泄漏報警器;對人員密集的小賓館、娛樂場所等,建議加裝煙感報警器和簡易噴淋裝置,目前已有7家完成安裝。“技防裝置就像‘千里眼’,哪怕沒人在現場,也能實時監測安全隱患,比人工巡查更及時、更靠譜。”民警小張介紹說,接下來還將繼續推廣消防技防設備,讓科技為消防安全“加碼”。?
壓實責任“五到位”:聚合力構建共治“大格局”?
在部門協作會上,丹江派出所教導員對著街道、消防等部門的工作人員誠懇道:“消防安全不是派出所一家的事,就像過日子一樣,需要大家一起搭把手、出力氣,才能形成‘眾人拾柴’的合力,把安全這塊‘蛋糕’守護好。”帶著這份共識,派出所通過“五個到位”,將責任層層壓實,推動消防安全從“單打獨斗”向“多元共治”轉變。?
工作部署到位,擰緊責任“總開關”:自“九小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啟動以來,派出所先后多次召開所務會議和專題調度會議,所領導帶頭深入一線檢查指導,將工作任務分解到每個社區民警,明確“誰負責、誰檢查、誰跟蹤”,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每次開會,所長都會強調,我們多一分細心,群眾就多一分安全,這份責任容不得半點馬虎。”社區民警小王記著這番話,每次排查都格外認真。?
壓力傳導到位,織密監管“責任網”:為避免檢查“走過場”,派出所實行“責任區民警包片+所領導隨機抽查”制度。所領導每周都會隨機選取10家已檢查過的“九小場所” 進行復查,若發現隱患整改不到位,不僅要督促商戶立即整改,還要追究責任區民警的責任。這種“雙向監督”機制,讓民警們不敢有絲毫懈怠,也讓商戶們意識到“整改不是應付,而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聯動檢查到位,打破治理“單打局”:“以前遇到復雜隱患,我們一家很難解決,現在有了‘五+N’聯動機制,大家一起上,問題很快就能解決。”民警小王回憶起前不久的一次聯合檢查:一家小加工廠存在“三合一”(生產、住宿、倉儲合用)問題,派出所聯合街道、消防、安監、執法局等部門上門,各司其職——消防部門指出消防隱患,街道協助人員搬遷……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整改。這種“公安牽頭、多部門協同”的聯動模式,打破了部門壁壘,讓“難啃的骨頭”不再難啃。?
宣傳覆蓋到位,奏響安全“交響樂”:走進丹江派出所轄區,無論是商業街的LED大屏,還是社區的宣傳欄,抑或是小區的廣播喇叭,都能看到、聽到消防安全知識。民警們制作了通俗易懂的消防海報,張貼在“九小場所”門口;利用轄區商場的大屏,滾動播放火災逃生視頻;在社區微信群里,每天推送“消防小常識”;就連幼兒園的孩子們,也通過民警的“消防小課堂”,學會了如何撥打119。這種“全方位、多角度、廣覆蓋”的宣傳方式,讓消防安全知識走進了千家萬戶,形成了“人人學消防、人人懂安全” 的濃厚氛圍。?
應急演練到位,練就自救“真本領”:“著火了!大家快彎腰,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跟著我往出口走!”在一家小賓館,民警正在組織員工開展疏散演練,大家按照指令有序撤離,整個過程僅用了2分鐘。這樣的應急演練,派出所每月都會組織2-3場,不僅覆蓋“九小場所”,還深入社區、學校。演練中,民警會模擬不同的火災場景,教大家如何使用滅火器、如何疏散逃生、如何救助傷員。截至目前,已累計組織演練50余次,參與人數超過1200人次。“以前遇到火災肯定慌,現在練過幾次,心里有底了,知道該怎么做。” 一位參與演練的商戶說。?
從晨霧中的巡查到夜色里的值守,從隱患排查到應急演練,丹江派出所的民警們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行動守護平安。“三查四防五到位”不僅是一套工作方法,更是一份對群眾的承諾——讓轄區的“九小場所”既有煙火氣,更有安全感,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平安中享受生活的美好。?(柏林 侯玉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