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中工網)
群鳥振翅歸藍天,法治護航遷徙路。11月5日,“‘檢’護萬物‘益’路行動”——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暨2025年北戴河觀鳥節生態保護行動,在秦皇島鳥類博物館正式拉開帷幕。15家單位代表、40余名師生及志愿者齊聚現場,共同見證37只野生鳥類重返自然的溫暖時刻。
![]()
放飛鳥類現場。李想 攝
此次放飛的37只鳥類中,既有10只經救助康復的紅隼、燕隼、雕鸮等野生鳥類,也包含27只涉案扣押的黃胸鹀。這些鳥類由北戴河翼展鳥類救養中心精心照料,該中心在傷病鳥類救治、康復訓練、野化放歸等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為此次放歸行動提供了堅實保障。
活動以“法治護航+協同聯動+全民參與”為核心,既是對《全國保護鳥類活動和打擊非法獵捕販賣鳥類專項行動聯合工作方案》的在地化落實,也是北戴河凝聚社會共治合力、深耕野生動物保護的具體實踐。現場,北戴河區園林局、秦皇島市公安局北戴河分局等五家單位代表依次表態,將協同護鳥共識轉化為具體行動承諾;大中小學生志愿者共同宣讀《護鳥倡議書》,圍繞“不擾棲息地、不破壞生態、救助受傷鳥”發出全民參與號召,與會人員還在護鳥簽名墻鄭重簽名,以集體承諾凝聚護鳥合力。“科普+法普”展示區同步開放,檢察干警通過典型案例展板講解、法律法規手冊發放、現場答疑等形式,強化公眾法治護鳥意識。
![]()
在護鳥墻簽名。李想 攝
作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秦皇島市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不斷探索創新。依托河北省首個“涉案活體野生動物放歸救護聯動機制”,當地已將鳥類放歸周期從1年壓縮至5-10天,累計放飛各類鳥類500余只;同步出臺的《涉案陸生野生動物救護放歸自然指南》,成為全國首個相關地方標準,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了科學規范的實踐遵循。
據悉,宣傳月期間還將陸續開展“法普+科普”研學實踐、清網護飛聯合執法、全民聯動護鳥等專項行動。北戴河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代檢察長張軍表示,將聯合各成員單位持續深化多部門協同保護機制,推動國家十七部委聯合工作方案落地見效,讓法治力量全程護航候鳥遷徙之路,讓北戴河成為更多野生動物的“安心家園”。(工人日報客戶端特約記者 朱潤勝 通訊員 柳垚 蔣秀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