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即將在巴西貝倫召開。今年是《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全球氣候治理進入關鍵階段,而中國落實2030年國家自主貢獻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多項氣候目標提前達成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王瑞彬在接受《閃評》采訪時表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成就舉世矚目。中國承諾的2030年國家自主貢獻4項具體目標中,已有3項目標已提前5年實現或接近達成。
可再生能源建設:要建設1200吉瓦的風能和太陽能,目前已經提前超額實現。
森林綠化:森林的儲量比2005年增加了60億立方米,已是提前達成目標。2000年以來,中國新增的綠化量達到了74億立方米,也占到了全球綠化總量的1/4。
非化石能源占比達25%預計將超額完成。
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目標也即將實現:在排放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比下降了1%,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占比已經達到了39%。
![]()
“十五五”沖刺階段
王瑞彬表示,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 “十五五” 規劃建議,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在碳減排等領域明確了新的具體部署。
二氧化碳的達峰問題將在2030年前實現:2026-2030年,將實行碳排放強度與總量雙重控制,并且是以“碳排放強度”為主要指標;煤炭、石油消費量達峰后,逐步下降;2035 年,非化石能源份額的占比將達30%,風能和太陽能的裝機容量將超3600吉瓦,二氧化碳絕對排放量較峰值下降7%~10%。
建立碳足跡標簽,擴展碳排放交易體系:2026年起,電池、鋼鐵、光伏、電動汽車等行業將被強制要求提供產品碳足跡數據;2028年前,鋼鐵、水泥、鋁等行業將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
2025年,中國將提前完成 “十四五” 清潔能源規劃全部目標。
2026-2030年“十五五”規劃期間,中國的綠色低碳轉型將進入沖刺階段。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