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引言】——?
賴清德這陣子像打了雞血一樣,臺獨言論一波接一波,不僅把大陸當“敵對勢力”,還高喊“臺灣是國家”。
島內搞得雞飛狗跳,外部又處處招搖過市,完全不顧兩岸基本盤早已深度捆綁。
金燦榮怒斥:這幫逆賊瘋了,建議直接掐斷臺灣的“大動脈”。
可這根大動脈到底是哪兒?
真掐了,會發生什么?
![]()
賴清德不只是“嘴上功夫”那么簡單
從蔡英文到賴清德,島內這批人一路把“臺獨”包裝得像是“主流共識”。
但和過去光說不練比起來,賴清德顯然動了真格。
他一上臺就搬出了“17條”,硬把我們列為“境外敵對勢力”。
聽上去像是借口,實則是在法律層面徹底脫鉤。
別小看這一步,這等于是把兩岸幾十年積攢的民間交流、文化互動,一刀切斷。
![]()
到了年中,又冒出個“團結十講”,講著講著就自說自話地把臺灣喊成“一個國家”。
這種在國際社會都沒有認賬的說法,賴清德卻用得格外順溜。
其實他心里比誰都清楚,這種調門只會激怒我們,但他還是說了。
他想干嘛?
答案并不復雜。
對內,他需要穩住綠營基本盤,特別是深綠那一派。
對外,則是不斷釋放“我堅定走獨”的信號,換取美西方更多戰略資源。
說白了,這不是莽撞,而是一種“有意為之”的投機操作。
![]()
ECFA,是誰離不開誰?
說到這條“大動脈”,就得談談ECFA。
很多人可能對這個詞聽得多,理解卻不深。
簡單說,這是兩岸2010年簽署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本質上是一種貿易優惠安排,臺灣產品進入大陸市場能享受一定的關稅減免。
很多“臺獨”分子嘴上說不依賴大陸,但數據不會說謊。
2024年,臺灣對我們的出口額仍高達2177億美元,占出口總量近三分之一。
臺積電的高端芯片雖然主要銷往歐美,但上下游一大堆中小企業都靠我們的市場活著。
![]()
從塑料粒子、機械零部件,到對二甲苯、潤滑油基礎油,一旦我們拉閘,這些產業可不是“輕傷”。
而賴清德搞這一套最諷刺的地方就在這。
他一邊大談“脫鉤”,一邊卻又繼續靠ECFA活命。
大陸方面在2023年末就開始有選擇地中止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到2024年中已經擴大到134項。
對島內很多出口商來說,這簡直就是“當頭一棒”。
再這么搞下去,ECFA還剩多少“骨頭”?
金燦榮說的“掐斷大動脈”,指的就是把這最后一口奶也停了,讓“臺獨”付出應有代價。
![]()
臺當局“打腫臉充胖子”,真的撐得住?
有意思的是,臺灣經濟主管部門一邊抱怨大陸搞“經濟脅迫”,一邊又悄悄給產業開后門,比如通過第三地出口,或者用子公司避稅。
這種“表面硬、底下軟”的操作,和賴清德的政治表演形成鮮明對比。
就拿石化產業來說,臺灣中油、臺塑這類大企業都在大陸有投資,不少訂單就是靠兩岸政策紅利來的。
現在這些企業要么減產,要么另尋出路。
更尷尬的是,中小企業根本沒能力“繞路”,只能被迫裁員、停工。
![]()
誰能想到,這種局面對賴清德來說竟然無關痛癢?
他的算盤打得很明白:你們企業的死活,不是我賴清德的政治成本。
畢竟島內主張“深綠”的那群人,本來就不太在乎經濟,只要喊口號喊得響,他們就滿意了。
可這算盤真能打得長久?
島內9月一份民調顯示,有63%民眾不滿賴清德的兩岸政策,比2024年上升了整整20個百分點。
說明什么?
百姓日子難了,再高的調門也掩蓋不了現實。
![]()
漢光演習、立法反撲,“獨派”已經飄了
2025年7月的“漢光41號演習”,規模空前,時間延長至10天,出動2.2萬人,是歷年最高。
這不再是一次例行演練,更像是一次“政治秀肌肉”。
更離譜的是,這次演習還跟所謂的“城鎮防衛韌性”掛鉤,島內媒體都看不下去,說這擺明是把老百姓當“人盾”訓練。
賴清德還不滿足于“防衛”,他盯上了“立法院”。
![]()
島內綠營發起“大罷免”,想要逆轉藍白陣營掌握的議會多數。
這是赤裸裸的政治操作,也是對民主制度的公然破壞。
從軍事演練到立法動作,“獨派”的目的只有一個:把反對的聲音壓下去,把“臺獨”的聲音拉到最大。
這種操作在短期內或許有效,但長期看,只會讓島內的撕裂越來越嚴重,民心越走越遠。
![]()
“稀土斷供”不是空話,是壓軸牌
有人說,“掐斷ECFA”是痛打“七寸”,那“稀土斷供”就是壓箱底的殺招。
稀土這東西聽著不起眼,卻是高端制造、半導體、新能源的命門。
內蒙古、江西等地的稀土資源全球占比超過60%,臺灣在高科技領域的優勢,也離不開我們稀土的“底料”。
近幾年我們在稀土領域布局早已從“開采”走向“提純、應用”,建立了一整條完整供應鏈。
![]()
而臺灣如果失去這條線,別說芯片,連高端光學設備和電動車供應鏈都會受沖擊。
我們至今沒有對臺直接斷供稀土,是出于善意和兩岸同胞情感。
但善意不是沒有底線。
輿論已經多次發出呼吁,要求對“臺獨”頑固勢力精準打擊,包括限制關鍵材料出口。
金燦榮提議的稀土斷供,并不是情緒化喊話,而是建立在全面評估與戰略考量之上的理性建議。
![]()
大陸的底氣,來自系統性壓倒優勢
如果說2005年的我們和臺灣是旗鼓相當,那2025年的對比就是一邊倒了。
GDP對比、我們14億人口市場、科技投入、國際影響力,全方位構成壓制。
不僅如此,我們在推進融合發展方面,也不是光喊口號。
福建的對臺融合示范區早已開始對接臺灣企業、引導臺胞定居。
“榕臺直航”、“閩臺產業對接平臺”正實實在在落地。
這是一種雙軌策略:一手反制“臺獨”,一手擁抱“臺胞”。
讓那些被“獨派”裹挾的普通人知道,哪邊才是真正的出路,哪邊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
![]()
沒有誰能阻止歷史的歸隊
從目前節奏來看,臺灣當局正在加速把自己推向孤立深淵。
我們沒有著急動手,是因為戰略節奏掌握得足夠穩。
但不代表沒有籌碼,也不代表沒能力。
“臺獨”不是一張選票就能走通的路,更不是幾場演習就能唬住對岸的意志。
![]()
賴清德如果真以為可以靠嘴炮換到籌碼,那他就是在玩火。
而這火,遲早會燒到他自己身上。
統一不是口號,是實打實的國家意志和人民期盼。
一幫“逆賊”狂妄跳梁,也只是歷史車輪碾過前的碎響。
金燦榮那句“建議掐斷大動脈”,其實背后藏著的是一個更大的共識:該出手時,就別再猶豫。
參考資料:金燦榮教授——金燦榮:這幫逆賊瘋了,建議掐斷臺灣的這條“大動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