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十四五’ 續寫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場。 發布會現場,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廳長劉會英圍繞四川“十四五”時期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成就作了介紹。
![]()
▲發布會現場
5年來,在穩就業上,全省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500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超145萬人;在拓崗位上,年均開發人工智能、文體旅游、現代物流等領域市場化崗位超120萬個;在社會保障體系上,目前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602萬人,參保率提高至95%;在智慧服務上,參保登記等31項服務實現“全省通辦”,異地就醫購藥直接結算醫藥機構達到了5.2萬家。
目前,四川人均預期壽命達78.8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等指標持續下降并達到歷史最低。
穩就業
5年來全省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500萬人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廳長劉會英介紹,5年來,全省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500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超145萬人。
![]()
▲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廳長劉會英
劉會英介紹,四川推出了一攬子穩就業政策。打出“穩定和擴大就業十五條”“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十三條”等政策“組合拳”,全力穩住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基本盤”,真金白銀支持勞動者就業,累計支出就業補助資金超200億元,比“十三五”期間增加20多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超90億元,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
四川挖掘了一大批高質量崗位。想方設法拓展更多崗位,年均開發人工智能、文體旅游、現代物流等領域市場化崗位超120萬個,挖掘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基層項目等政策性崗位30萬個以上。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支持新增創業超100萬人,帶動就業崗位超過240萬個。
四川開展了一系列大規模培訓。“十四五”以來,累計開展補貼性培訓超490萬人次,技能人才新增了296萬人,總量突破1300萬人,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靠一技之長實現就業。
此外,四川加快建設“城市15分鐘、鄉村5公里”就業服務圈,建成基層就業服務站1.2萬個,努力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就業服務。
多保障
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602萬
“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劉會英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們順應人口發展新常態,全面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一方面,不斷擴大覆蓋范圍。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穩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和醫療、失業、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劉會英介紹:目前,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602萬人,比“十三五”期末增加了547萬人,參保率從91%提高到95%;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8123萬人、1200萬人、1655萬人;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覆蓋1912萬人,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累計為290多萬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人員撐起“安全傘”。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450萬人納入低保和特困保障,140萬殘疾人領取補貼。
另一方面,穩步提高待遇水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較“十三五”期末增長84%;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升至700元,職工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5%和70%左右,輔助生殖等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全省城鄉低保標準低限每月達到826元、620元,比“十三五”期末分別增長了40%、59%,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9761億元,群眾更有保障、生活更有底氣。
目前,參保登記等31項服務實現“全省通辦”,社保關系轉移接續等21項服務實現“跨省通辦”,個人參保證明查詢等55項服務可“全程網辦”,“社保卡居民服務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上線運行,異地就醫購藥直接結算醫藥機構達到了5.2萬家,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
保健康
孕產婦、嬰兒死亡率等指標達歷史最低
“我們著力提升群眾健康水平。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全省艾滋病新報告病例數連續5年下降,63個血吸蟲病流行縣(市、區)全部達到消除標準。”劉會英介紹,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6.7個百分點,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下降1.59個百分點,人均預期壽命達78.8歲、比“十三五”期末增加1.24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等指標持續下降并達到歷史最低。
目前,四川正在全面構建醫療衛生服務新格局。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3個國家醫學中心和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地四川,77個國家級和332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均衡布局21個市(州),鄉村醫療衛生服務“空白點”動態清零,加快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疾控體系架構實現系統性重塑。全省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39個、縣域醫共體192個,近74%的縣醫院達到三級醫院能力水平。
劉會英介紹,四川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建立育兒補貼制度,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5個。切實減輕群眾醫藥負擔。著力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平穩落地了國家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全省試點首輪調價方案,累計有1063種藥品和40類醫用耗材通過集采落地,確保人民群眾用上質優價宜的藥品和器械。
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編輯潘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