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玉米」烤肉會比「燒木炭」烤肉更好吃嗎?

最近,煙臺一家烤肉店用「燒玉米」代替木炭的做法,在網絡上炸開了鍋。
有人說這是糟蹋糧食,也有人說多管閑事,網友們一下子吵翻了天。
但其實花爸覺得這件事的重點,可能和大多數人想的都不一樣。
《目錄》
「READING」
是浪費,還是妙招?
能吃=燃燒安全?
用對地方就是好東西?
是浪費,還是妙招?
不少人都覺得「燒玉米」就是在糟蹋糧食。
![]()
但對于這一點,花爸并不認同。
據烤肉店老板說,這些玉米是農民手中賣不出去的次等貨。有人愿意購買,總比砸在農民手里或者爛在地里要強。而從結果來看,農民增收、老板省錢、還意外搞出了餐飲特色招牌,其實是一舉三得的好事。
![]()
也有些人覺得,就算經濟賬能算的過來,浪費糧食仍然是「忘本行為」。但其實玉米早就不再單純是人的糧食,工業、飼料用途占了更大比例,況且現在糧食遠沒有困難時期那么緊張。所以還真不能把這件事兒看成是「人口奪食」。
![]()
說用玉米做燃料是浪費糧食,那用玉米做乙醇汽油,同樣沒用到糧食上,是不是也該批評是“浪費糧食”呢?
在不危及糧食安全的情況下,哪種用途效益更高、更安全,完全就可以用哪種。不必太教條主義。
那這樣做值得提倡?并不是。
但問題的核心并非浪費,而是另一個被大家想當然接受的觀念——「能吃」就等于「燒著安全」嗎?
能吃=燃燒安全?
烤肉店老板和許多顧客都簡單地認為:玉米能吃,炭不能吃,所以燒玉米肯定比燒炭更環保、更健康。

但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認知誤區,完全是兩碼事!
「燒玉米」可能致癌
玉米和秸稈一樣,都屬于有機物。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它們會產生雜環胺、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更關鍵的是,干燥的玉米比木炭更緊實,反而更不容易燒透,會導致冒煙更多,產生的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也會更多,對環境和健康都造成負面影響。

「燒木炭」反而更好
而木炭,雖然不能食用,但它的成分相對簡單,燃燒起來反而更充分、更穩定,產生的煙霧和有害物質也更少。
![]()
用對地方就是好東西?
評判一個東西好不好,關鍵要看它用在什么地方。前幾天花爸發文提到的「景德鎮雞排哥」就是個例子。
棕櫚油更健康?
文章中,花爸提到,「雞排哥」用更便宜的棕櫚油炸雞排,其實是更好的選擇。不過也有朋友評論質疑:「不是說棕櫚油不健康嗎?」
![]()
這一點也沒錯。
如果用于日常炒菜,棕櫚油因為飽和脂肪含量高,對心腦血管不好,確實不如富含不飽和脂肪的大豆油。

但用在油炸上,情況就完全反轉了。大豆油經過高溫油炸,不飽和脂肪會氧化成飽和脂肪,其健康優勢也就消失了,在氧化過程中還會產生反式脂肪。

而棕櫚油本身就是飽和脂肪,油炸下不易產生反式脂肪,對食客的健康更好;而且棕櫚油煙點也高,油煙更少,減少吸入致癌油煙,對「雞排哥」自己更好。
玉米和炭誰更好?
玉米和炭也是同樣的道理。
用來吃,玉米是優質糧食,木炭毫無價值。
用來做燃料,木炭是更清潔高效的選擇,玉米反而問題多多。
![]()
不能吃的次玉米,也能做成酒精、淀粉、發酵氨基酸等等。這件事情里更值得改善的是:怎么把次等的玉米,更順暢地對接給更高附加值的產業。
![]()
讓燃料去負責燃燒,讓糧食實現更高的價值,這才是既尊重糧食、又尊重科學的做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