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能救救我們?我一輩子省吃儉用存下的錢全沒了,現在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了!”一位年過六旬的投資人哽咽著撥通報警電話,聲音中滿是絕望與無助。
2
非法集資、龐氏騙局、跨境資金轉移,這些金融詐騙手段長期困擾著普通民眾的生活。它們披著“創(chuàng)新投資”的外衣,實則暗藏掠奪本質,成為無數家庭破碎的導火索。
3
令人震驚的是,在經歷了十年前e租寶轟然倒塌、“1040陽光工程”被全面取締之后,仍有一波又一波的群眾前赴后繼地踏入相似的陷阱。他們深信所謂“資本奇跡”,最終落得傾家蕩產、債臺高筑。
![]()
4
更讓人憤怒的是,幕后操盤者不僅卷走超百億資金逃往境外,還向受害者群發(fā)了一條極具羞辱性的信息:“你們貪心才被騙,活該。”這句話如同利刃,刺穿了兩百萬中老年群體和家庭主婦脆弱的心理防線,許多人當場崩潰痛哭,紛紛前往派出所報案求助。
5
為何總有人對“一夜暴富”深信不疑?那些打著“零風險高回報”旗號的項目,究竟是如何一步步瓦解人們的理性判斷,將他們引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
6
詐騙界的天花板
7
這場震驚全國的金融騙局主角名為“鑫慷嘉”。
8
其創(chuàng)始人黃鑫對外宣稱自己擁有“華爾街金融博士”頭銜,并曾任職于中石油海外業(yè)務部門高管,身份光鮮亮麗。他在一線城市核心地段租賃高檔寫字樓,內部裝修極盡奢華,金碧輝煌的大廳、定制水晶吊燈、真皮沙發(fā)一應俱全,營造出強烈的專業(yè)感與權威感。
![]()
9
公司員工統一著裝,開口閉口便是“對接迪拜黃金交易所(DGCX)”“參與原油期貨套利”“USDT結算通道穩(wěn)定高效”等專業(yè)術語。墻上懸掛著偽造的合作協議、榮譽證書以及所謂“國際金融資質認證”,進一步強化投資者的信任錯覺。
10
平臺巧妙利用“區(qū)塊鏈技術”“去中心化金融”“穩(wěn)定幣理財”等前沿概念進行包裝,虛構了一個看似先進且合規(guī)的投資場景,但實際上從未取得任何國家金融監(jiān)管機構的批準或備案。
![]()
11
策劃團隊精準洞察大眾心理,將整個騙局的核心設計為“原油T+0短線交易計劃”。他們聲稱通過“AI大數據實時分析市場波動”“集中大額資金加杠桿操作”來實現每日穩(wěn)定盈利。
12
為了合理化拉人行為,平臺提出“只有擴大整體資金池才能維持收益穩(wěn)定性”,并引入“USDT結算機制”“智能合約托管”等術語提升可信度,甚至偽造后臺交易數據流,制造出真實交易的假象。
![]()
13
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其承諾的收益水平:日收益率高達1.7%,宣稱“投入本金50天即可全部收回”。以此推算,年化回報率超過600%,遠超正常理財產品數十倍。
14
這種嚴重違背市場經濟規(guī)律的“超高回報”正是引誘投資者入局的關鍵誘餌,也是典型的龐氏騙局特征。
15
為增強信任,平臺采用“先給甜頭”的策略。初期小額投入者確實能按時收到提現到賬通知,系統自動發(fā)放固定比例收益,形成“穩(wěn)賺不賠”的錯覺。
![]()
16
江西南昌一名退休教師便是典型案例。她最初僅投入3000元試水,連續(xù)七天每天收到51元收益,賬戶余額穩(wěn)步增長。這種即時正向反饋讓她徹底放下戒備,隨后追加數萬元積蓄,并動員親友加入。
17
嘗到“甜頭”的投資人開始加大注資力度,有人變賣房產,有人申請消費貸、信用貸加倉買入,更多人陷入“不愿止損”的賭徒心態(tài)。
18
更為關鍵的是,平臺設置了嚴密的傳銷式推廣體系:從“小組長”“排長”“連長”直至“司令員”,形成完整的晉升鏈條。每個層級對應不同的團隊管理獎勵,高級別成員可獲得下級多層流水提成,激勵人們瘋狂發(fā)展下線。
![]()
19
在崩盤前夕,平臺更是推出“沖刺拉新激勵計劃”,規(guī)定推薦新人達標可額外獲得3%~8%的一次性獎金。熟人間的信任網絡迅速被利用,朋友圈、微信群、家族群成為病毒式傳播的溫床。
20
事實上,早在事發(fā)前,多地公安機關、銀保監(jiān)會及反詐中心已多次發(fā)布風險預警,明確指出部分以“虛擬貨幣理財”“原油衍生品交易”為名的平臺涉嫌非法集資與傳銷活動。
![]()
21
迪拜黃金交易所(DGCX)也正式發(fā)布公告,嚴正聲明從未與“鑫慷嘉”及其關聯公司有任何形式的合作關系,所有引用其名義的信息均為虛假宣傳。
22
然而,大量投資者對此類官方警示充耳不聞,反而將其解讀為“項目太成功引發(fā)打壓”“行業(yè)巨頭聯合圍剿新興模式”,繼續(xù)盲目追投。
![]()
23
即便到了資金鏈斷裂前夜,仍有大批參與者抱著“最后一搏”的心理入場,試圖在崩盤前撈回本金,結果越陷越深,徹底失去翻盤機會。
24
事發(fā)當天下午,“鑫慷嘉”APP突然無法提現,頁面顯示“系統正在進行臨時升級維護”。客服回應稱將在48小時內恢復服務,安撫情緒。
25
起初多數人并未警覺,畢竟過去也曾出現短暫延遲現象。但到了傍晚時分,APP頻繁閃退、登錄失敗,客服熱線無人接聽,微信群內消息爆炸式增長,恐慌情緒如野火般蔓延開來。
![]()
26
補刀“你們活該被騙”
27
有憤怒的投資者連夜趕往平臺注冊地址——位于上海陸家嘴某甲級寫字樓的辦公場所,卻發(fā)現大門緊鎖,室內空無一人,桌椅已被清空,只剩幾臺廢棄電腦和撕碎的宣傳冊。
28
此時人們才意識到,這是一場早有預謀的撤退。而在此之前,平臺還設下最后一道圈套:要求用戶在提現前繳納賬戶總額一定比例的“稅務保證金”,且需鎖定部分本金作為“底倉”三個月以上。
![]()
29
同時規(guī)定每次只能提取部分收益,單筆手續(xù)費高達8%-15%,遠高于市場標準。這一系列限制本質上是為了拖延時間,方便操盤者完成資金轉移,是典型的“最后收割”手段。
30
騙局瓦解后,無數家庭陷入絕境。有人因虧損無法支付子女學費,有人中斷重病親人的治療費用,更有老人因精神崩潰選擇輕生。
31
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介入調查,抓捕黃鑫在內的十余名核心骨干,查封部分境內資產,凍結涉案銀行賬戶及數字貨幣錢包。
![]()
32
但由于大量資金已通過泰達幣(USDT)等匿名性強的加密貨幣跨境流轉,流向東南亞、中東等地,追贓難度極大,大部分損失恐難以挽回。
33
更加值得警惕的是,此類騙局呈現出“換殼重生”的趨勢。“鑫慷嘉”倒臺后不久,市場上又冒出“綠能鏈投”“數字金礦”“碳匯基金”等新型項目,打著“綠色金融”“Web3.0生態(tài)”旗號重新招攬客戶,依舊有不少人落入圈套。
![]()
34
回顧“鑫慷嘉”騙局全過程,其運作手法并無新意:用“區(qū)塊鏈”“國際交易所合作”等時髦詞匯掩蓋傳銷本質;以短期可觀回報激發(fā)人性貪婪;通過層級返傭機制驅動裂變式擴張。
35
大量歷史案例反復證明:凡是承諾“絕對安全”“年化收益超百位數”的投資項目,無論包裝多么科技感十足,背后都極可能是“借新還舊”的資金游戲。
36
而“發(fā)展下線拿提成”“組建團隊享分紅”的運營模式,正是傳銷行為的典型標志。監(jiān)管部門的持續(xù)打擊固然重要,但個人風險意識才是最后一道防線。
![]()
37
面對陌生投資渠道,務必通過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主體資質,登錄證監(jiān)會、銀保監(jiān)會官網核實金融牌照情況。切勿因親戚朋友推薦就放松警惕,也不要被短期內的“到賬收益”迷惑雙眼。
38
“鑫慷嘉”留下的血淚教訓再次敲響警鐘:真正的財富積累沒有捷徑可走。那些看似輕松獲取的“高額回報”,往往是以犧牲全部本金為代價的致命陷阱。
39
唯有摒棄投機幻想,堅持合法合規(guī)、穩(wěn)健理性的理財方式,才能真正守護住自己辛苦打拼一生的成果,不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
40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