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王雪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雷)11月的黑龍江齊齊哈爾,氣溫已跌破零下10攝氏度。在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三間房站編組場的股道間,一群00后鐵路青年已身著厚重棉工裝,在鋼軌間穿梭。他們來自云南、四川等地,如今是這個站的連結員。
從彩云之南、巴蜀大地到松嫩平原,數千公里的跨越,讓這些習慣了溫潤氣候的南方小伙,即將再次迎來嚴寒考驗。
“去年第一次在東北過冬,裹著棉衣都覺得寒氣往骨頭里鉆。”來自云南紅河的22歲小伙顏發,至今仍記得初到東北時的“暴擊”。和他一同入職的5名南方青年,都經歷了類似的適應期。
工作生活上的落差主要體現在飲食和語言方面。在南方的餐桌習慣了酸香麻辣,可到了東北,饅頭、燉菜成了日常。
![]()
正在工作的連結員。王雪天/攝
“剛開始因為飯菜油大,不少人鬧肚子,不吃又沒力氣干活,因為聽不懂師傅們說的‘沙愣的’‘扒拉’等東北方言,還鬧出了不少笑話。”四川小伙周翼說道。
今年冬天,是這幫南方青年獨立頂崗后的首個冬運。他們將再次迎來嚴寒挑戰。就拿調車作業摘接風管來說,零下20多攝氏度的低溫里,軟管凍得像鋼管一樣堅硬,摘接時需要極大的力氣。
“第一次獨立摘接凍硬的軟管,使出全身力氣都沒接上,手還被磕得生疼。”來自貴州的小伙李磊回憶此前的經歷。
為此他們今年制定了健身計劃,休班時相約去健身房練臂力。如今,再難接的軟管,他們咬咬牙就能搞定。
三間房站作為黑龍江西部重要的鐵路樞紐,“冬煤夏儲”“新糧外運”的列車都要從這里出發運往全國。
“原來,我們每連掛一列車,都關系著千家萬戶的溫飽。”顏發說。
現在,這些南方小伙已經把這里當成了第二故鄉,廚房里做東北菜的煙火成了每個“小家”的味道。
他們對未來也有著不同的規劃:顏發計劃明年在齊齊哈爾買房,把相戀5年的女朋友接過來定居;周翼準備考駕駛證,等休假了開車回老家一趟;張春祥也在今年單位組織的交友聯誼活動中牽手了一位東北女孩,準備過年帶回家見見父母。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