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11月7日訊在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過渡的褶皺里,藏著一處生態與人文交織的秘境——大邑藥師巖。這里不僅是始鑿于唐代的摩崖造像群所在地,被譽為“川西小敦煌”,更是一片能遙望“大雪塘”雪頂的生態凈土。如今,這片千年石刻靜默守護的山水,正見證一場文明與自然的深度對話。
![]()
![]()
政策引領,繪就文商旅體融合生態底色
成都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決定》,為生態惠民實踐注入新內涵。作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創新舉措,“環保志愿‘趣’游蓉城”系列活動首站選址大邑藥師巖,正是踐行“以美麗成都建設為牽引,探索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新路徑”的生動實踐。
11月5日,由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指導的“環保志愿‘趣’游蓉城”系列首站——大邑藥師巖生態徒步環境清潔活動,通過將環保志愿服務融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自然生態體驗,創新構建“生態體驗+文化感知+志愿服務”三位一體模式,讓志愿者在摩崖石刻與原始植被交織的場域中,切身感受“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生態本底魅力。這種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縣市新城發展相融合的探索,正是成都推動全域公園體系建設的微觀縮影。
![]()
古巖新綠,打造生態文旅復合場景
藥師巖摩崖造像群作為南方絲綢之路重要文化節點,其所在的復合生態系統構成城市近郊生物遷徙關鍵廊道。當晨曦漫過飛鳳山麓的蒼翠林梢,那些鐫刻于紅砂巖壁上的唐代佛龕與宋代藥王造像便在斑駁光影中蘇醒——菩薩低眉的慈悲面容與峭壁間自然生長的蕨類植物共生千年,摩崖上斑駁的彩繪顏料與巖縫中探出的野菊、地丁相映成趣,仿佛時光在此處按下“慢放鍵”,讓人文的厚重與生態的靈動達成微妙的平衡。在這里,每一塊巖石都承載著文明記憶,每一片綠葉都訴說著生態詩篇,一幅“文化可觸摸、生態可感知、生活可融入”的近郊文旅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
30余名志愿者自發組成“凈山小分隊”,手持夾鉗與垃圾袋穿行于砂巖步道間,5公里的徒步撿拾,累計清理各類垃圾50余斤。“剛才清理時,發現一只小松鼠正把松果藏在清理過的巖縫里,這大概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反饋吧。”一名志愿者欣慰地感慨道。那些常人難以察覺的角落:嵌在樹枝里的煙蒂、卡在石刻下的塑料袋、纏繞在巖生灌木枝條上的易拉罐……當編織袋逐漸被遺棄的垃圾填滿,巖壁表面終于露出原本的朱砂色紋理,仿佛沉睡千年的文化印記被重新喚醒。
![]()
“這種將佛教文化遺產保護與生態體驗、志愿服務結合的方式,讓環保行動超越簡單的垃圾清理,升華為文明傳承與自然守護的雙重實踐。”在清理石刻環境的同時,志愿者們在領隊或文保員的講解下,了解這些始于晚唐、被譽為“川西小敦煌”的摩崖造像背后的千年歷史。認識到原來清潔的不僅是一塊巖石,更是在親手拂去蒙在歷史記憶上的塵埃。除此之外,志愿者們還擔起“觀察員”的角色,在腳步丈量山林的過程中,學習了解生物的多樣性。這種“一路多效”的模式,使藥師巖得以從一個靜態的觀光點,轉變為一個能激發公眾參與感和責任感的動態文化空間,成為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創新載體。
![]()
志愿創新,構建全民參與環保新格局
活動創新引入“無痕山野”理念,將生態友好原則貫穿凈山徒步全過程:志愿者們嚴格遵循“帶走隨身垃圾、保持環境原貌、減少人為干擾”的三大準則,主動避讓野生動植物棲息區域,使用輕量化裝備降低對山體的沖擊,并在行進中主動向其他游客宣傳無痕游覽規范。這種將環保意識融入每個細節的做法,彰顯了公眾參與環保志愿服務的專業化水準。值得關注的是,為保障活動高效開展,還設置了安全勸導員、垃圾稱重員、志愿者領隊及照片記錄員等志愿服務崗位。參與者們通過志愿服務平臺實時記錄志愿者行為,將清潔行動轉化為公益時長。這種“行為-積分-激勵”的閉環機制,正是成都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生態環境治理大格局的微觀體現。
![]()
更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群體在活動中主動延伸服務鏈條——他們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藥師巖的生態景觀與文化價值,以圖文形式向公眾科普“川西小敦煌”的歷史底蘊與生物多樣性特色,帶動更多市民關注近郊生態旅游場景。“服務+傳播”的雙向互動模式,既強化了參與者的環保責任感,也讓藥師巖從單一觀光地轉型為融合文化體驗與生態教育的網紅打卡地,為成都“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注入了鮮活的志愿力量。正如志愿者李老師所言:“當我們親手撿起一片垃圾,抬頭望見雪山輪廓時,才真正理解‘公園城市’的深刻內涵。”
![]()
惠民共生,激活縣市新城綠色動能
活動的分享環節,多位志愿者提到藥師巖活動帶來的雙重收獲:既通過凈山行動守護了石刻群生態環境,又在徒步中體驗到“遙望雪山”的生態福祉。這種將生態服務功能轉化為公眾獲得感的實踐,正是成都推動生態價值轉化的創新探索。
隨著“環保志愿‘趣’游蓉城”系列活動的持續推進,成都正以縣市新城為試驗場,通過打通“文保+生態+旅游”價值鏈,構建起生態惠民的新范式。當志愿者的足跡掠過千年石刻,當清理后的山徑重現潔凈容顏,藥師巖這個曾經鮮為人知的秘境,正成為詮釋“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戰略的鮮活注腳。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