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工作的實踐探索中,縣級共青團面臨著諸多普遍挑戰,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如何憑借有限的人力物力,有效服務地方黨政發展大局。滁州市瑯琊區共青團給出的答案是: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精準發力;不增加財政負擔,而是注重資源整合;不搞形式主義,而是追求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聚焦民生保障,在傳遞溫情中做實“服務”文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共青團凝聚青年的重要切入點。滁州市瑯琊區共青團堅持“小切口、大縱深”的工作思路,致力于讓團組織成為民生保障體系的有力補充。
“暑期愛心義賣·金秋圓夢助學”是滁州市瑯琊區共青團持續精心打造的公益品牌。2023年暑期,該活動首次動員全區所有中小學校的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廣泛參與,吸引了近萬人次投身其中。學生和家長們熱情高漲,紛紛將閑置物品轉化為愛心善款。所有籌集的款項統一上繳安徽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專項用于“愛心圓夢大學”等項目。截至目前,累計籌集善款近20萬元,成功幫助42名家庭困難的準大學生圓夢大學,首次實現了申請人員幫扶全覆蓋。這一活動不僅籌集到了寶貴的善款,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個青少年參與公益、奉獻愛心的實踐平臺,讓志愿服務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與此同時,滁州市瑯琊區共青團聯合區青聯實施了“夢想小屋”關愛項目。通過實地走訪、精準摸排,已為15戶農村困境青少年打造了獨立、整潔、溫馨的學習生活空間。不僅如此,還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常態化結對關愛,實現了從“小屋換新”到“精神煥彩”的升華,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以及社會的關愛。
二、聚焦“雙招雙引”,在匯聚資源中做優“發展”文章
“雙招雙引”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團滁州市瑯琊區委充分發揮聯系廣泛的優勢,主動為這項工作注入青春動能。
瑯琊共青團深化校地合作,與東南大學等高校建立常態化結對關系。依托人才街區,開展青年人才交流、項目對接、技術論壇等活動,促進高校智力資源與地方發展需求精準對接。定期舉辦的“青聯分享會”“青年人才集市”、創業沙龍、交友聯誼等活動,成為匯聚青年才俊、服務人才落地的重要平臺。
創新宣傳載體方面,滁州市瑯琊區共青團策劃的“青春光影·才聚瑯琊”短視頻挑戰賽、首屆“青年城市推介官”選拔等活動,讓一批批青年用自己的視角講述瑯琊故事。這些生動作品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有效提升了城市在青年群體中的吸引力和美譽度。
三、聚焦創業就業,在搭建平臺中做強“賦能”文章
促進青年創業就業,既是服務青年成長的關鍵,也是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瑯琊共青團著力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助力青年實現夢想。
以賽促創成效顯著。滁州市瑯琊區共青團聯合多部門舉辦瑯琊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積極推薦優秀項目參加更高層次賽事。近期,成功指導滁州市瑯琊區戴玲種植農場等2家農業新型主體獲批第九批安徽省大學生返鄉創業獎補項目。
實踐育人出實招,“大學生兼職基層團組織副書記”和“雁歸巢”暑期實習計劃深入實施,讓大學生在深入基層、了解區情中鍛煉成長。相關工作獲得團中央肯定,瑯琊籍大學生李璐獲評“2022年度全國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學生”,瑯琊區團委榮獲“2023年度全國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單位”。
四、深耕志愿服務,在急難險重中彰顯“擔當”文章
志愿服務是共青團動員青年、服務社會的重要載體。我們著力打造專業化、常態化的志愿服務體系。
滁州市瑯琊區共青團將“暖冬行動”志愿服務品牌持續深化。2025年春運期間,200名返鄉大學生志愿者在滁州北站累計服務4000小時,服務旅客3萬余人次,用青春熱情溫暖了返鄉旅途。相關工作獲《中國青年報》專題報道。
在大型賽會服務中,青年志愿者身影同樣活躍。2024年以來,累計組織超1000人次志愿者服務瑯琊區高質量發展大會、“南湖燈會”、第十屆世界青年(U18)女子手球錦標賽等重大活動,以優質服務贏得各方贊譽。團瑯琊區委的青年志愿者協會連續兩年獲評“瑯琊區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經過這些探索,團滁州市瑯琊區委于2025年初首次獲評“瑯琊區招才引智先進單位”“瑯琊區美好瑯琊建設突出貢獻獎”,這是對共青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工作的最好肯定。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帆。滁州市瑯琊區共青團將繼續牢記囑托,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生動實踐中,團結帶領全區廣大青年,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瑯琊篇章貢獻不竭的青春力量!
(呂世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