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冬來不養,春必病瘟”說,來年身體的底子必須得靠冬天養。冬天養好了,來年必定是一順百順,身體好精神好,氣運旺事事旺。立冬是冬季的開端,怎么養呢?先記住這兩藏三防再說。點上關注,時不時來點真東西。
![]()
先說兩藏,一是藏陽,有道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立冬以后陰氣強,陽氣潛滋暗長,一定得珍惜這一縷陽氣,做好藏陽。咋藏呢?
一是懶點,早睡能養護陽氣,晚起能凝固陰氣,懶點、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才更利于陽氣生長。
二是得動,老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得找時間堅持活動活動,不但能提高抗寒能力,還能調養精神,更利于陽氣生長。
![]()
再就是藏暖,立冬以后天就冷了,衣服得穿對。穿太薄會耗陽氣,太厚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更容易入侵,也沒啥訣竅感覺不熱不冷挺舒服就行,熱了加、冷了減。
孫思邈老先生說:冬月不宜冒犯寒威。冬天最怕受凍,得注意衣食住行都注意保暖,不吃冷、不穿少,不挨凍不著寒,以下這三防一定得做好。
![]()
一是防頸寒,頸部是人體要塞部位,腦袋和身體之間的交換運輸都得從這兒過,穴位多,肉皮兒薄,最容易受寒,這塊一寒各種問題就找來了。
二是防腰寒,腰是腎之府,腎是人體根本。它又喜溫惡寒,一定得保持溫暖。沒事把手搓熱了按按,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
三是防腳寒,說“百病從寒氣,寒從腳下生”,平時身體不少問題都從這兒來的。防腳寒也簡單,平時別著寒,每天睡前再用熱水泡一會兒,泡完再按按腳心,不但對身體好,還能睡個好覺。
當然了,除了這三處是重點以后,最好還得防著鼻寒和肺寒,有風的時候出門戴上口罩,時不時來點宣肺散寒的粥,或者喝個生姜蔥白紫蘇茶啥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