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主辦,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具體指導,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南墜子、河洛大鼓)傳承人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戲曲學院至真堂舉行。
![]()
開班儀式由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葛向陽主持,出席儀式的領導與嘉賓包括: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二級調研員沈國忠,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表演藝術家范軍,河南省歌舞演藝集團曲藝團團長袁滿,河南省曲藝家協會負責人王謹,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戲曲學院黨總支書記廉玉柱,培訓班全體教師與學員共同參加。
儀式上,葛向陽首先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對參加培訓的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學校在非遺傳承與人才培養方面的成果與愿景。沈國忠在致辭中強調,非遺傳承人群是傳統文化延續的關鍵力量,本次培訓不僅是技藝的傳授,更是文化使命的傳遞,希望學員珍惜機會、潛心學習,擔當起傳承使命。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范軍結合自身藝術實踐,分享傳承心得,鼓勵學員守正創新,讓傳統曲藝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隨后,培訓班教師代表黨志剛、學員代表張慶果分別發言,表達了對培訓課程的期待與投入學習的決心。
本次培訓自11月2日起至12月1日,為期30天,共有來自全省的30名學員參加。課程設置圍繞“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目標,分為基礎課程、拓展課程與實踐課程三大板塊,涵蓋政策法規、經典唱段教學、曲藝理論、排練演出等內容,其中實踐類課程占比超過50%,力求通過“精準對接、按需施教”的方式,全面提升學員的專業素養與舞臺表現力。
河南藝術職業學院作為河南省非遺傳承與研究的重要基地,自2017年至今已成功承辦7期中國非遺研培計劃項目,涉及18個劇種,累計培養近300名優秀非遺傳承人才,為地方文化的繁榮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本次培訓將進一步提升河南墜子、河洛大鼓傳承人群的綜合素質,為傳統曲藝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
![]()
關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機報(ID:hnlysjb)
了解更多旅游資訊
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曉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