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坊們平時有佩戴首飾嗎?一般我們買了金銀玉鐲子之后,一帶上去基本就不會脫下來。
然而最近有人戴了十年的手鐲竟然和肉“長”在了一起,還差點危及生命?
01
帶了十年的手鐲“長”在肉里
差點危及生命
Hot
近日,福建寧德市閩東醫院創傷骨科、手顯微外科就接診了這樣一位患者。
![]()
33歲的龔女士(化名)手腕上的銀手鐲和串珠戴了近十年幾乎從未摘下來過。
隨著時間推移,龔女士的體重也有所增加,手腕逐漸被勒得緊繃,但她并未在意。
直到近半年,龔女士手腕的皮膚出現反復瘙癢、發紅,以為是普通皮炎便自行買藥膏涂抹。
然而就在兩周前龔女士的情況急轉直下:手腕不僅疼痛加劇還出現了明顯的紅腫,甚至有膿液滲出,她這才驚覺——手鐲和串珠已經有一部分“長”進了肉里根本取不下來了。
龔女士急忙來到醫院就診閩東醫院創傷骨科、手顯微外科,黃其龍副主任醫師介紹“這是典型的首飾長期壓迫、摩擦,加上細菌感染引發的慢性炎癥和肉芽組織增生”
![]()
此時,手鐲和串珠已經成了一個不斷刺激皮膚、污染傷口的“病灶”,如果不盡快手術取出感染可能進一步擴散,甚至危及生命或影響手臂功能。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精細操作,醫生們成功將手鐲和串珠完整剝離出來,隨后對傷口進行了徹底清創、沖洗,并放置引流條,確保感染不再復發。
目前龔女士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
02
類似的事故還不少
卡手了應該怎么做?
Hot
人人都有愛美之心,但愛美的前提是安全。
身上帶的首飾尺寸變得不合適了,卻未及時發現、不及時就醫或者尋求專業幫助,可能會對自身造成嚴重傷害。
而除了手鐲外,戒指也會存在同樣的問題。
2025年5月16日,湖南常德,一女子因手指被卡緊急求助消防員。
經詢問得知,這枚戒指已緊緊箍住她的手指長達10天之久。由于長時間的壓迫,女子手指嚴重腫脹。經過消防員的精細操作,最終,戒指被安全取出。
![]()
大家在追求美麗的同時也要加強安全意識,佩戴的首飾要定期清潔。
一旦發現首飾過緊或尺寸不合適要及時取下,在勞作、運動時也要記得摘下首飾。
若被首飾卡住不要生拉硬拽,我們可以這樣做:
![]()
首先,要保持冷靜,切勿生拉硬拽,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其次,可以通過涂抹肥皂水、潤滑劑或油類物質進行潤滑后,嘗試取出;
最后,如果取出難度大,應及時向專業人士求助。
03
警惕!
日常飾品可能引發這些皮膚病
Hot
很多人覺得“飾品只要好看、不掉色就行”,卻忽略了它與皮膚長期接觸可能帶來的風險。醫生提醒,以下 3 類皮膚病,常與佩戴飾品不當相關:
01
接觸性皮炎:金屬、串珠材質是 “隱形誘因”
部分飾品含有的金屬成分,或串珠表面的涂漆、膠水,可能刺激皮膚引發過敏。
表現為佩戴部位發紅、瘙癢、起丘疹,嚴重時會出現水皰、脫皮。
02
感染性炎癥:汗液 + 污垢 = 細菌 “溫床”
飾品與皮膚之間的縫隙,容易堆積汗液、灰塵、皮屑,若長期不清潔,會滋生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細菌。初期可能只是輕微紅腫,后期可能發展為化膿、疼痛,甚至引發蜂窩織炎。
![]()
03
機械性損傷:長期壓迫導致組織增生
手鐲、戒指等 “貼合型” 飾品,若尺寸過緊,或因體重增加、水腫導致手腕/手指變粗,會持續壓迫局部皮膚和血管。
長期下來,不僅會影響血液循環,還可能刺激皮膚組織異常增生。
04
科學佩戴飾品
遠離皮膚隱患
Hot
只要掌握正確的佩戴和護理方法,飾品與皮膚完全可以 “和平共處”。結合臨床經驗,醫生給出以下 4 點建議:
01
選對材質:優先 “低敏款”,避開 “風險材質”。
敏感肌優先選擇純銀、純金、鈦合金等低敏材質,避免佩戴不明成分的合金、電鍍飾品;
串珠類飾品盡量選天然材質,避免表面有刺鼻氣味、涂漆脫落的產品。
![]()
02
定期清潔:每周 “拆下來”,給皮膚 “透氣時間”。
手鐲、戒指等貼身飾品,建議每周摘下 1-2 次,用溫水 + 中性肥皂清洗飾品縫隙,同時清潔佩戴部位的皮膚,擦干后再佩戴;
運動、洗澡、睡覺時盡量取下飾品,減少汗液浸泡和摩擦。
03
關注 “貼合度”:別讓飾品 “勒緊” 皮膚。
佩戴時確保飾品與皮膚間有 “一指空隙”,避免過緊。
若出現體重明顯增加、孕期水腫,或佩戴部位有緊繃感,及時取下飾品,待身體狀態穩定后再調整尺寸或重新佩戴。
04
讀懂皮膚信號:出現不適立刻 “斷舍離”。
一旦發現佩戴部位發紅、瘙癢、疼痛、脫皮,第一時間摘下飾品,用溫水清潔皮膚,觀察 2-3 天;
若癥狀無緩解,或皮膚出現不適癥狀,千萬別自行用藥 “硬扛”,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避免延誤治療。
你平時有佩戴首飾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一下
![]()
編輯:Selex
圖文來源:廣州日報、湘潭消防、廣西壯族自治區皮膚病醫院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廣東最生活出品,轉載請聯系
商務聯系:13609779988、13826064787(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