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聽起來像985,畢業證卻是廢紙!”一位河北家長在評論區怒吼,“四年血汗錢,換來一張無人認的紙!”
京津冀,這片教育資源豐饒的土地,每年吸引無數考生前來追夢。然而,在這片星光下,卻隱藏著上百所“虛假大學”——它們披著華麗的外衣,打著“包錄取”“包分配”的幌子,專門收割那些渴望名校卻分數不足的考生家庭。
據人民日報此前曝光,僅京津冀地區就曾查出186所此類虛假高校。而近年來,這些“學歷工廠”不僅未消失,反而手段愈發狡猾。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其中最典型的6所“臭名昭著”的虛假大學,并為2026屆考生送上實用防騙指南。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01 起名碰瓷術:這些“李鬼大學”專騙眼尖的考生
虛假大學最常用的伎倆,就是玩“名字游戲”——通過模仿名校名稱,讓考生和家長一眼望去“似曾相識”,卻難辨真假。
華北科技大學和首都師范學院便是典型代表。
前者碰瓷的是頂尖985高校華中科技大學,后者則模仿北京名校首都師范大學。兩者僅有一二字之差,卻天差地別:一個是虛假大學,畢業證形同廢紙;一個是正規名校,畢業生備受認可。
有網友調侃道:“這就像‘康師傅’和‘康帥傅’,包裝再像,味道騙不了人——可惜學歷這‘味道’,等你嘗出來已經晚了四年!”
![]()
第二類陷阱更為隱蔽:盜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校名。
比如,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和北京經濟學院,都曾是正規高校的曾用名。前者對應現在的北京建筑大學,后者對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不法分子利用這些“歷史外殼”,制造“老牌高校復招”的假象,令不熟悉高教歷史的家長極易上當。
02 “國字頭”誘惑:高大上校名背后的陷阱
如果說前兩類騙術還算“保守”,那么下面這些虛假大學則直接祭出“王炸”——用國字頭、大區名打造“天生名校”的人設。
華北師范大學和中國民航學院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我國,正規高校中確實有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以大區命名的名校,也有中國民航大學等“國字頭”強校。
正因如此,當“華北師范大學”“中國民航學院”出現時,許多家長便下意識認為:“這名字這么大氣,肯定是好學校!”
![]()
一位來自山東的網友分享了自己親戚的慘痛經歷:“我表弟當年就是被‘中國民航學院’騙了,學費一年兩萬八,畢業后去應聘地勤,結果人家HR直接說:‘你這畢業證,我們系統里查無此校’!”
03 騙局揭秘:虛假大學如何“空手套白狼”?
這些虛假大學究竟是如何運作的?為何每年仍有大量家庭上當?
![]()
首先,它們擅長打造“完美外殼”。
制作精美的官方網站、印制豪華的招生簡章、甚至偽造校園照片和“校企合作”文件——這些都是基本操作。有教育界人士暗訪發現,某些虛假大學的網站做得比真大學還“真”,不僅有在線咨詢窗口,還有“24小時招生熱線”。
其次,話術精準擊中家長軟肋。
“計劃外招生”“內部名額”“低分上本科”是它們最常用的誘餌。一位差點上當的北京家長回憶:“對方說孩子分數不夠本科線也能錄取,畢業后‘包進鐵路系統’,幸虧我兒子堅持要查教育部名單,才避免了損失。”
最令人發指的是,它們專挑弱勢群體下手。
農村家庭、低分考生、信息閉塞地區的學生和家長,最容易成為目標。有媒體報道,某虛假大學在縣城中學門口蹲守,專找“為孩子教育肯砸鍋賣鐵”的農村家長,用“保送本科,考不上全額退款”的承諾騙取巨額“贊助費”。
04 血的教訓:那些被虛假大學摧毀的青春
虛假大學帶來的傷害,遠不止金錢損失。
考公路被斷送
江蘇一名考生手持“江蘇科技信息學院”的假畢業證報考公務員,結果不僅被取消資格,還被列入誠信黑名單,五年內禁止參加任何編制考試。
求職遭羞辱
一位西安的HR在網上爆料:“每次收到‘華北師范學院’的簡歷,我都直接塞進碎紙機。這種野雞大學的畢業生,連初步篩選都過不了,投簡歷純屬浪費彼此時間。”
![]()
家庭負債累累
最令人心痛的案例來自浙江:一戶普通家庭借款20萬供兒子讀“杭州經濟貿易大學”,四年后畢業才發現該校只是注冊為“成人培訓機構”。兒子為還債不得不日夜送外賣,最終因胃出血住院。
05 防騙指南:2026屆考生必知的5大自保法則
面對層出不窮的虛假大學,如何才能避免踩坑?以下是給考生和家長的實用建議:
![]()
1. 認準官方名單
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是唯一權威渠道。任何不在該名單上的“高校”,一律視為虛假大學。
2. 警惕“特殊承諾”
正如一位資深招生辦主任所說:“正規大學的招生,從來不會求著你來;只有騙子,才會承諾包錄取、包就業。”凡是聲稱“低分錄取”“內部指標”的,立即拉黑。
3. 核實錄取通知書
2025年起,正規高考錄取通知書均帶有防偽標識,并通過EMS寄送。任何要求“到付”或通過普通快遞寄送的“錄取通知書”,都是騙局。
4. 實地考察驗證
如果條件允許,親自去學校看看。一位網友分享經驗:“真大學不怕你考察,假大學往往地址虛假——有的藏在寫字樓里,有的甚至壓根沒有實體校園!”
5. 謹防“歷史名稱”陷阱
查詢學校時,務必確認使用的是教育部最新公布的規范校名。對于那些聽起來“有點老舊”的校名,要多加核實是否為已被取代的歷史名稱。
06 官方行動與民間呼聲
近年來,教育部門持續打擊虛假大學。人民日報等媒體多次曝光完整名單,各地警方也破獲多起相關案件。
民間反詐意識也在提升。有app可輸入校名即可快速驗證虛假大學;多個教育類自媒體定期更新防騙指南。
![]()
![]()
![]()
一位網友的評論道出眾多家長的心聲:“騙錢尚且可恨,騙孩子青春簡直罪加一等! 希望國家繼續加大打擊力度,同時我們也得自己提高警惕,不給孩子留遺憾。”
結語
高考,是無數家庭改變命運的關鍵一戰;而填報志愿,則是這場戰役的最后一環。“華北科技大學”“首都師范學院”“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北京經濟學院”“華北師范大學”“中國民航學院” 這六所被點名的虛假大學,只是冰山一角。
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教育沒有捷徑。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耐心核實、理性選擇,才是對青春最好的負責。愿每一位2026屆考生,都能避開陷阱,走進真正屬于你們的大學殿堂!
(本文依據公開報道及教育部信息整理,為防誤傷,特此說明:本文提及的六所院校均為虛假大學,與任何正規高校無關。請考生和家長以教育部最新官方名單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