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徽網)
轉自:安徽網
對于一些因癱瘓長期臥床的村民而言,“出門”二字曾是那么沉重。無法前往醫院進行殘疾等級鑒定,就意味著無法順利辦理殘疾人證,也難以享受到相應的政策扶助。這一現實難題,一直是歙縣紹濂鄉殘聯工作中重點關注并致力解決的“堵點”。
![]()
為切實解決這一困境,將便民服務落到實處,近日,歙縣紹濂鄉殘聯積極協調對接縣殘聯,由縣殘聯組織縣人民醫院評殘專家,組成了一支“上門評殘”小分隊,主動走進村民家中,將服務窗口直接“搬”到了群眾的床前。
精準摸排,讓服務“找對人”。活動前期,紹濂鄉殘聯充分發揮村殘協專員和網格員的作用,對轄區內疑似殘疾、特別是行動極度不便的臥床人員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逐一電話核實情況,建立上門服務臺賬,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為后續精準上門服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床邊鑒診,讓關懷“零距離”。“余大爺,您別緊張,我們是縣、鄉殘聯和縣醫院的醫生,今天專門來家里為您做鑒定。”在紹濂村余大爺家中,這樣一句簡單的開場白,瞬間安撫了老人和家屬焦慮的情緒。鑒定現場,一張床、一把椅子就是臨時工作臺。評殘專家耐心細致地檢查老人的身體狀況,查閱病歷資料,并向家屬詳細了解其日常起居、溝通認知等情況。鄉殘聯工作人員則在一旁協助填寫申請表、收集身份和醫療證明復印件,并耐心解答家屬關于惠殘政策的咨詢。
“太感謝你們了!我老伴癱瘓在床,我們真是沒辦法帶他出去。你們這一來,可幫了我們家大忙了!”家屬緊緊握著我們的手,連聲道謝。這一幕,在今天的走訪中屢見不鮮。看到的是群眾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感受到的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可與感激。
高效聯動,讓政策“快落地”。此次上門服務,共為全鄉2名臥床村民完成了殘疾評定。現場收集材料,當場收集完畢,能確認的信息當場確認,最大限度地簡化了流程,縮短了辦理時間。接下來,該鄉殘聯將及時跟進制證流程,并在證件制作完成后,第一時間送證上門,并協助他們申請殘疾人“兩項補貼”等國家優惠政策。
![]()
通過此次上門評殘活動,把“等服務”變為“送服務”,主動向前一步,打通服務殘疾人的“最后一米”。這不僅是一項業務工作,更是一項凝聚人心的群眾工作。下一步,紹濂鄉殘聯將建立常態化摸排和上門服務機制,將此類暖心服務固定下來、堅持下去,并積極探索更多元化的助殘服務模式,努力讓每一位殘疾人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齊登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