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消息引發全球半導體行業高度關注,荷蘭安世半導體突然切斷對中國廣東工廠的晶圓供應,試圖用“斷糧”逼中方讓步。這場風波的源頭,是荷蘭政府今年強行接管中資企業聞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導體,粗暴剝奪中方控制權。作為全球知名的功率半導體巨頭,安世半導體的芯片供應著大眾、寶馬等歐洲車企,而如今,這場“控制權爭奪戰”已演變成中荷博弈的焦點。
![]()
中國商務部隨即亮劍:上月初宣布禁止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及其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組件。這一出手,直接掐住了荷蘭的“七寸”——要知道,安世半導體70%的封裝測試產能都在中國東莞,而芯片沒經過封裝測試,就是一堆無用的硅片。荷蘭想搶企業,還想讓中國工廠當“免費打工仔”?中方用行動給出答案:沒門!
很多人可能不懂:荷蘭掌握芯片研發和晶圓制造,為啥怕中國的封測工廠?這里藏著一個關鍵事實:芯片產業鏈就像“蓋房子”,荷蘭負責“打地基”(晶圓制造),中國負責“精裝修”(封裝測試)。沒有封裝測試,芯片就是半成品,汽車、手機等終端產品根本用不了。
![]()
安世中國的公告也印證了這一點:公司已儲備充足庫存,正在驗證新的晶圓供應商。有業內人士分析,中國在封裝測試領域技術成熟,新晶圓驗證只是時間問題。更狠的是,安世中國工廠不僅服務荷蘭總部,還直接對接中國本土客戶。荷蘭想靠斷供逼中國妥協?結果可能是:中國工廠換個“老板”繼續生產,荷蘭反而失去全球最大的封測產能,手里的晶圓變成“廢品”。
這就好比荷蘭搶走了“面粉”,卻發現全歐洲只有中國有“烤箱”。現在中國說“不烤你的面粉了”,荷蘭拿著一堆生面粉,急的是自己。
就在荷蘭焦頭爛額時,中國商務部的表態引發關注:“考慮到產供鏈安全穩定,或將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這話啥意思?簡單說,歐洲車企要是缺芯片停產,中國可以“網開一面”,但有個前提:好處不能讓荷蘭占了。
![]()
為啥這么說?安世半導體的最大客戶是德國大眾、寶馬等車企,一旦中國斷供,歐洲車企生產線可能停擺。中方提出豁免,既是維護全球產業鏈,也是對荷蘭的精準打擊:你搶我的企業,還想讓我保障你的客戶?可以,但荷蘭必須被排除在外。打個比方,荷蘭偷了鄰居的工具,還想讓鄰居幫忙修自家的車,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金燦榮教授的觀點更直接:“中國放松稀土管制也不該包括荷蘭。它想借中美會晤的共識撈好處?沒門!必須自己克服困難。”這話說到了點子上——荷蘭當初跟風美國“50%穿透規則”搶中企,現在中美已達成協議暫停該規則,荷蘭卻不肯糾錯,反而想兩頭討好?中方的態度很明確:要豁免可以,先把吞下去的“吃相”改過來!
荷蘭為啥敢這么橫?背后離不開美國的影子。之前美國搞出個“50%穿透規則”,只要中國企業持股超50%就制裁,荷蘭這才敢動手。但尷尬的是,中美11月在韓國釜山已達成協議:美國暫停實施穿透性規則。這下荷蘭成了“出頭鳥”——美國都松口了,你還抱著老黃歷不放?
10月21日,荷蘭經濟大臣緊急給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打電話,想協商解決,但中方的回應很清晰:糾正錯誤,歸還股權、資產和管理權。荷蘭卻遲遲不肯松口,甚至想拉著歐洲輿論“抱團施壓”。可現實是,歐洲車企已經坐不住了:大眾汽車CEO公開喊話,稱芯片短缺可能導致停產,德國政府也悄悄給荷蘭“遞眼色”——再鬧下去,大家一起喝西北風?
![]()
荷蘭現在的處境,就像“夾在門縫里”:退一步,承認錯誤歸還企業,面子掛不住;進一步,中國反制升級,歐洲車企施壓,經濟損失扛不起。更諷刺的是,荷蘭想趁中美元首會晤“撈好處”,比如在稀土供應上討價還價,但中方早已看穿:想拿中國的資源,就得拿出誠意,搶來的企業不還,其他免談。
“荷蘭必須自己克服困難,想撈好處沒門!”金燦榮教授的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這場博弈,早已不是一家企業的事,而是中國海外權益的“保衛戰”。如果荷蘭搶了企業還能全身而退,其他國家會不會有樣學樣?今天是荷蘭,明天可能是德國、法國,中國企業還怎么“走出去”?
從現實來看,中方手里的牌足夠硬:產業鏈控制權:70%封測產能在中國,荷蘭斷供反讓自己晶圓滯銷;市場主動權:中國是全球最大半導體消費市場,荷蘭企業得罪不起;反制工具箱:稀土、出口管制等手段還沒完全動用,荷蘭要是繼續硬扛,只會輸得更慘。
當然,有人擔心“傷及無辜”,比如歐洲車企。但商務部的“豁免”機制已經給出解決方案:保護正常貿易,但絕不縱容“強盜行為”。荷蘭想讓中國工廠繼續給它打工?可以,先把企業還給聞泰科技,讓中國管理層回去上班,把那些“篡權”的荷蘭高管清退——規矩不能破,否則以后誰還敢跟中國合作?
![]()
這場中荷博弈,本質是“規則之爭”:中國企業合法收購,荷蘭政府卻用政治手段強奪,這是對市場經濟原則的公然踐踏。如今,中國工廠能自己找晶圓,歐洲車企急著要芯片,荷蘭手里的“籌碼”正在加速流失。
金燦榮教授說得對:“打到完全勝利”不是一句空話。這不僅是為了聞泰科技,更是為了告訴世界: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容任何國家侵犯。荷蘭如果繼續執迷不悟,最終只會失去中國市場,淪為美國博弈的“犧牲品”。
![]()
最后想問一句:荷蘭搶來的企業,真的能捂熱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畢竟,沒有中國的封測產能,沒有中國的市場,安世半導體不過是個空殼子。與其硬扛到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如早點回頭是岸——把企業還給中國,大家坐下來談合作,這才是聰明人的選擇。
中國已經亮明底線,接下來,就看荷蘭怎么選了。但無論如何,中方的態度不會變:想占便宜?沒門!想搶東西?奉陪到底!這場仗,我們必須贏,也一定能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