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峰會上,俄羅斯宛若隱形,歐洲19輪制裁前所未有,僵局遲遲無法打破,普京的壓力堪比山大,實在不知該怎么走棋的情況下,派了信得過的米舒斯京訪華,要簽下一系列協議以及一份中俄聯合聲明。
俄羅斯現在真的很難受。APEC(亞太經合組織)主要談的是經濟、貿易、投資和供應鏈合作,而俄羅斯在這幾個領域——恰恰是“被封鎖得最狠”的。所以在這樣的場合,俄羅斯自然就顯得“隱形”,這對一個大國來說是萬萬不能忍受的。
歐洲這輪制裁,把錢、油氣、技術、運輸這些關鍵領域幾乎全都罩住了,俄當局無論是賺錢,還是買東西都受限。能源出口少了,國內經濟吃緊,高端技術買不到,軍工和民用產業都卡住了。外交上更是任何方向都突破不了,比如在剛剛過去的APEC峰會尾聲之際,才瞅著機會,同美國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閉門會談。可以看出,俄羅斯在國際上的處境越來越孤立,所以急著找可靠的朋友幫忙撐場子。
![]()
普京現在壓力很大,所以派總理米舒斯京來中國,而不是自己親自來,這樣做比較穩妥。總理來談,更適合談經濟和技術合作,也不至于讓西方緊盯,同時俄羅斯國內看到中俄談合作,也會倍感安心。
米舒斯京此行訪華行程為:11月3日抵達浙江杭州,出席中俄總理會晤,4日到訪北京,重點談及中俄經貿,推動雙方在貿易、能源,還有農業、科技上的合作,尤其是能源出口和金融結算上,俄羅斯急著找中國幫忙,建立更可靠的合作渠道。俄衛星社早在10月31日,就提前放出消息稱,將在訪華期間簽署“一系列聯合文件和一份聯合公報”。
![]()
為何俄媒提前數天宣布訪華成果?這是給國內外看的政治信號:告訴俄羅斯人“我們還有大國朋友”,告訴世界“中俄關系穩固”。
值得注意的是,連著幾個月,中俄貿易逐月下降,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長安東·阿利漢諾夫表示,這是因為中國產品在俄羅斯市場漸趨飽和。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從俄羅斯的進口在9月份增長3.8%。而中國對俄出口創下七個月來最大降幅,同比下降 21%。
對俄進口這很好理解,中國買俄羅斯的主要是油、天然氣、煤、糧食和金屬這些大宗商品。雖然買得多增長不算大,但說明能源和原材料的供應還沒斷,中國趁低價囤貨,同時俄羅斯靠賣這些東西還能賺點錢,緩解燃眉之急,尤其是對其外匯收入非常關鍵。
![]()
對俄出口這塊,下降21%,是很明顯的下滑。原因一方面是制裁讓俄羅斯支付和進口受阻,高端電子、機械設備、技術產品很難進入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則是俄羅斯自身經濟壓力的原因,國內經濟吃緊,企業和政府購買力下降,進口需求減少。
國內經濟緊張、企業和政府購買力下降、支付受限,決定了俄羅斯經濟壓力巨大。如此看,米舒斯京這趟訪華,擔子很重。他要推動貿易、能源、農業和科技合作,在制裁壓力和國際博弈下爭取實質利益,同時協調中俄金融結算機制,還要向俄羅斯民眾和企業傳遞“中俄關系穩固、合作可行”的信號。
因此,剛下飛機的米舒斯京,表面風平浪靜,內心壓力堪比頂住山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