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官網最新報告為準。”11月6日,中國銀行研究院相關課題組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其他不方便透露”。
這兩天,對外已公布一個多月的中國銀行研究院四季度《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因為其中一組數據在社交平臺引發軒然大波:
當前全國平均住房斷供率為X,高于2022年的X,在部分三四線城市,斷供率甚至超過了X。
《報告》顯示,這一數據援引自“克而瑞發布的《2025年中國城市住房斷供率研究》”。
不過,11月5日下午,“克而瑞地產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澄清聲明》:“我司從未發布過《2025年中國城市住房斷供率研究》報告,也未發布過與之相關的任何斷供率數據。”
![]()
11月6日上午,每經記者電話采訪了這份報告的發布者中國銀行研究院中國經濟金融研究課題組,當記者問報告中關于“斷供率”的原始數據出處時,一位范姓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不方便透露,報告以最新公布的為準。”
每經記者再次向克而瑞方面求證,獲得的答復是,“克而瑞沒有發布過文中提及的報告,過往也未進行過相關數據研究”。
目前,每經記者暫無法查找到對“斷供率”的官方統計口徑和范圍定義。
“‘斷供’這個說法其實并不存在。”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在接受每經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
“通常(把不正常還款)稱為違約或貸款逾期。銀行會根據貸款逾期時間的長短,以及貸款逾期后對貸款客戶的調查,對貸款進行分類。一般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分別有不同的定義標準,沒有‘斷供’這個官方說法。”李宇嘉說。
而根據《報告》的“援引”,不僅對2025年、2022年相關數據進行了統計,還對不同能級城市的這一數據進行了分類統計,而且分析了成因。那么,作為房地產行業的研究機構,是否能夠掌握大量如此核心的信貸數據?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記者透露:“實際上數據研究機構不太會有此類不良貸款數據。”
對于《報告》中如此重要的數據為何援引第三方機構,是否存在工作失誤、是否有相關處罰等,前述范姓工作人員均表示不便透露。
![]()
發稿前,每經記者對比最新上傳的《報告》后發現,關于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近2頁的分析內容已被刪除,整份《報告》已縮減至61頁。
市場方面,據中指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十大城市中,有8個城市10月份新房價格同環比均上漲。其中,上海、杭州、成都同比分別上漲10.7%、6.51%和6.18%;北京、天津、南京、廣州同比漲幅均在1.0%~3.0%。
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9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8531萬平方米,環比增長48.5%;新建商品房銷售額8025億元,環比增長47.3%。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