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數病人都是一查出來就是中晚期,加上醫生一說:“IV期,低分化,病重”。家屬瞬間就慌了,再一句“生存期只有1年”,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對此,袁希福老中醫在多年臨床中見證了許多案例,他直言:“晚期不晚”,醫生的生存預估也并不準確。癌癥按照統計數據來看,都是“半年到一年”,可這一天下來,好多都一年以上了。袁希福老中醫認為:數據是數據,病在人身上,體現是不一樣的,“身體好就能活得長”。
晚期≠死亡,積極治療同樣可以長期生存
22歲的李梅紅,大學畢業,優秀護士,正值青春,罹患腦瘤。在鄭大一附院一年經歷手術、放療、化療后,病情仍然惡化直至病危。她的父親找到袁希福老中醫,哽咽著說:“孩子現在無法說話、無法行動,連喝水都要靠小勺喂。醫院建議放棄。”這種情況下,當時我們也說:確實太晚了。她父親卻說:袁大夫,能讓俺妮兒多活一天,我都高興。
于是,我們免費贈予7付中藥,一周后,她的父親說,有效了。有什么效?孩子眨眼變得有力了!就是這微弱的信號,讓一家人重燃希望,此后三年,她堅持服用中藥,一天未斷;她在家端臉盆、拉吊環、練走路,一步步走向康復。13年過去了,如今的李梅紅不僅經營著自己的網店,還寫下了一本回憶錄,書名叫《重生》。
![]()
這就是典型的“自助者天助”的案例。
晚期,難治,但是不代表沒有希望。癌癥的發展有一定規律可循,身體日漸虛弱,元氣不斷消耗,最終油盡燈枯。但是,如果能及時“扶正元氣”,就好像給油燈加油添蠟一樣,有望延緩病程,讓生命得以延續。
通過這種方式,究竟能將生命延長多久?袁希福老中醫在實踐中觀察到,許多患者5年、10年、甚至20年長期生存,其生存期的上限相當可觀。因此,這種思路在現實中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我們不必輕言放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