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閆亞銘 蘇長春
一座社區,一群女性,一份堅守。在驛城區西園街道文明路社區,活躍著一支特殊的隊伍——她們中七成是女性,全部是黨員,被居民親切地稱為"紅色娘子軍"。她們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卻用點滴行動溫暖人心,用腳步丈量民情,用溫情化解矛盾,用實干書寫擔當,在0.2平方公里的轄區內,搭建起一座堅實的黨群"連心橋"。
![]()
文明路社區成立于1999年,是一個典型的老齡化社區,常住居民中60歲以上老人占比超過30%。面對高齡、空巢、獨居老人多的現實,社區創新推出"1+N"關愛模式,由一名女性工作者結對多戶特殊家庭,開展"耐心聽訴求、細心辦瑣事、暖心送服務"的"三心"工作法。
驛城區西園街道文明路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勇說,他們社區女同志多,她們更細心、更有耐心,尤其在做老人工作、家庭調解方面優勢明顯。這幾年我們通過"巾幗服務隊"累計上門服務超5000人次,代辦事項超過2000件。
社區有許多老人子女不在身邊,缺乏親人陪伴照顧。社區黨支部委員、負責民政社保工作的專職干部江玲深感責任重大,秉持對老人負責的態度,堅持每周親自上門探望孤寡老人。
"小江她們常來看我,幫我打掃、陪我說話,比親閨女還親。有她們,我這心理很踏實。"社區居民劉桂華說。
除了養老服務,社區"巾幗服務隊"還聯合專業學校開展家政、電商、手工編織等技能培訓,三年來培訓失業婦女37人,其中22人成功實現再就業。同時,社區成立"巾幗宣講隊",構建"傾聽—調解—回訪"閉環機制,今年以來已成功調解家庭、鄰里糾紛11起,調解成功率100%。
![]()
"我們做的其實都是小事,但把這些小事做好了,居民的心就暖了,社區的根基就穩了。"驛城區西園街道文明路社區支部委員江玲說。
文明路社區近年來先后獲"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河南省五星黨支部"等多項榮譽。這些榮譽背后,是9名工作人員,尤其是7名女性黨員日復一日的堅守與付出。
驛城區婦聯副主席段鑫杰希望社區以此次獲獎為契機,充分發揮基層婦聯引領、服務、聯系職能,團結引導婦女聽黨話、跟黨走,為婦女兒童提供實際幫助;作為黨和婦女群眾的橋梁,傾聽婦女的聲音,反映婦女的需求,協調解決推動社會各界為婦女兒童辦實事、辦好事,打造更具特色的社區服務品牌。(編輯 詹云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