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這架打得是越來越沒停頭,剛過去的周末都沒閑著。俄軍對著烏克蘭扔了79架無人機和兩枚彈道導彈,直接造成至少6人死亡,烏克蘭這邊也沒含糊,轉頭就把報復的拳頭砸在了俄羅斯的要害上。
11月2號烏克蘭武裝力量總參謀部通報,1號深夜已經對黑海沿岸的圖阿普謝港口設施動手了,從目前的消息來看,港口被炸得著了火,俄方說有兩艘船和一個石油終端受了損,還嘴硬說損失有限,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事兒根本不能只看表面,烏克蘭這波襲擊雖然沒造成毀滅性打擊,但這種纏人的打法,早就讓俄羅斯坐立難安了。
![]()
俄羅斯的命根子是什么?稍微關注點兒國際事兒的人都清楚,就是能源出口。全國那么多石油相關的設施,不管是煉油廠還是港口,要是真被挨個炸一遍,后果不堪設想。俄烏沖突都打三年了,烏克蘭早就摸透了俄羅斯的軟肋,現在越來越愛用無人機這種遠程武器,專門盯著俄羅斯的能源設施打,不追求一下子搞垮,就靠日積月累的轟炸,慢慢把這些關鍵設施給廢了。就說今年10月,俄羅斯煉油廠因為烏克蘭的持續襲擊,產能直接沒了38%,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一個靠賣能源賺錢的大國,到最后居然國內缺燃油,這事兒說出去都覺得詭異,但這就是烏克蘭想要的效果,往俄羅斯的經濟命脈上一刀刀割,疼還沒法快速止血。
烏克蘭算是把俄羅斯的死穴抓得死死的,肯定不會輕易停手,而俄羅斯到現在也沒拿出啥靠譜的辦法攔住這些襲擊。別以為國土面積大就全是好處,這時候反而成了累贅。俄羅斯本來就沒足夠的野戰防空系統,大部分還得優先用來防備烏克蘭前線的部隊,哪兒有多余的力量去保護全國各地的能源設施?接下來的日子里,俄烏倆肯定還得接著往對方大后方使勁打,都想把對方的經濟命脈掐斷。論家底,俄羅斯確實厚實,能源和糧食都能自己滿足,耗得起;但烏克蘭也有靠山,西方的財政支持沒斷過,這場消耗戰到底誰能笑到最后,真不好說。不過有個變數一旦成真,整個局勢就得徹底翻盤,那就是北約直接下場。
![]()
最近外媒爆出來的消息挺讓人吃驚,北約地面部隊司令克里斯托弗·多納休將軍居然都制定好對俄羅斯開戰的計劃了,還整了一份4400頁的文件,里面把和俄羅斯發生沖突時,北約各國怎么快速部署兵力、怎么調動重型武器都寫得明明白白。這位司令還一本正經地說,俄烏沖突結束后,北約成員國尤其是波羅的海那些國家,被俄羅斯攻擊的風險會變大,這話里話外就是在暗示北約得做好和俄羅斯打仗的準備。
其實北約這點小心思根本藏不住,故意炒作俄羅斯的威脅,說白了就是為了漲軍費、搞擴軍找借口。論人口、論經濟總量、論軍費,北約對俄羅斯都是好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優勢,俄羅斯自己都被俄烏沖突拖得夠嗆,哪兒有閑工夫去打北約國家?所謂的“俄羅斯威脅”,純粹是北約自導自演的戲碼。當然,北約也不敢真的立刻就下場和俄羅斯硬剛,畢竟俄羅斯手里的戰略核力量不是擺設,真把俄羅斯逼急了,誰都沒好果子吃。所以短期來看,北約還只會在背后拱火,不會直接派部隊進入烏克蘭和俄軍正面打,俄羅斯還有時間去解決烏克蘭的問題。對克里姆林宮來說,今明兩年最關鍵的就是怎么結束這場沖突,只要能攔住烏克蘭加入北約,在烏東地區建起一道安全屏障,那俄羅斯這次特別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標就算達成了。
![]()
現在的情況就是,俄烏的消耗戰還在繼續,烏克蘭往俄羅斯經濟上捅刀子,俄羅斯防不勝防;北約在旁邊磨拳擦掌,一邊造勢一邊擴軍,就等著合適的時機。這場沖突到底會朝著哪個方向走?是一直耗下去,還是北約真的敢突破底線直接參戰?俄羅斯又能不能盡快達成目標結束戰爭?這些問號,恐怕還得靠接下來的局勢發展才能解開,但有一點能肯定,這場仗越拖下去,牽涉的利益越多,局勢就越復雜難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