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運簽#
11 月 5 日,青島一家垂釣園內發(fā)生了有趣的一幕,一條體重達 30 斤的大魚毫無懼意地主動游向釣魚者討食,釣魚大哥也很配合,將餌食喂給大魚后繼續(xù)拋竿釣魚。網友們紛紛調侃這條魚是 “投岸自首”。
![]()
據了解,垂釣園的規(guī)矩是10斤以上的大魚不讓帶走,需要按斤購買,這條大魚被反復釣起又放生,它已經不怕人了,不但不躲著魚鉤,還大搖大擺游到人面前張嘴討食,像是認準了“這里管飯”。
很多人小時候都聽過一種說法:魚的記憶只有7秒。但這件事讓不少網友直呼“被騙了”。有養(yǎng)過魚的網友說,魚其實聰明得很,認得人,也知道哪里能找到吃的。有網友調侃 “這條魚成精了,才懂得反其道而行”,——反正不會被帶走,干脆配合人類演一出戲,吃飽喝足還能幫釣魚人拍視頻撐個場面。
![]()
從科學角度看,魚類記憶遠不止幾秒。研究人員早就發(fā)現,不少魚能記住覓食路徑、識別同類甚至躲避危險。像這種被人多次放生的魚,更容易把“人類”和“食物”聯系起來,久而久之,見人不但不怕,還會主動靠近。
這件事之所以吸引人,不只是因為魚有聰明勁兒,更因為它好像成了人和魚之間某種默契的象征——一個為了休閑不怕風吹日曬,一個為了吃飽不再東躲西藏,彼此在這片刻達成了奇怪的和諧。
![]()
有網友感嘆:養(yǎng)過魚的就會知道,魚不可能只有幾秒的記憶!現在有些魚光吃釣客打的窩料就飽了,魚都把怎么偷吃魚餌的基因傳下去了,根本不咬鉤,難怪釣魚人常常“空軍”。而這條30斤的大魚,更是把“躺平”玩明白了:直接游到岸邊,等人喂到嘴邊。有人調侃: “對釣魚佬應該有一個基本的尊重,資深釣魚佬只在乎釣魚的過程,但凡那些買魚來敷衍的空軍,那是偽軍。”
或許這條魚早就明白,與其掙扎抵抗,不如主動配合。你來釣魚,我來干飯,各自完成今日任務,各自體面。
這條主動討食的大魚,不僅給網友們帶來了歡樂,也讓大家重新認識了魚類的認知能力。原來動物的行為背后都有科學的邏輯,那些看似 “成精” 的表現,其實都是長期環(huán)境影響下形成的本能反應。這場意外的相遇充滿了人情味,或許這就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地方,不經意間的一幕,就能引發(fā)一連串的思考和歡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