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獲悉,截至今日10時,北京實時空氣質量指數為173,處于中度污染水平。
連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污染加劇,京津冀中部達到中至重度污染水平。據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發布,本次污染過程出現的原因包括:弱東南風、貼地逆溫、高濕大霧等因素疊加,京津冀中部氣象條件非常不利;區域污染物排放強度仍然較大,高濕條件下氮氧化物等氣態污染物二次轉化影響顯著,部分時段存在燃燒源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還受到安徽北部的污染傳輸影響。
針對本次過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4個城市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截至11月5日),根據績效分級采取差異化管控措施。其中,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等9個城市、河南省鄭州、開封等13個城市啟動橙色預警,駐馬店啟動黃色預警。
啟動預警以來,區域污染排放顯著下降。根據工業企業在線監測、門禁系統等數據綜合分析,啟動預警后,區域內水泥、磚瓦、陶瓷等生產可中斷行業開工率下降10個百分點,重點企業廢氣污染排放量下降兩成以上;部分省份重點行業進出廠柴油貨車數量下降四成以上。
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預計,11月6日至7日,受東北高壓加強作用,本市擴散條件逐漸改善,其中11月6日仍維持3級輕度污染,11月7日改善至2級良;11月8日,低壓系統過境,受污染回流影響,為2級良至3級輕度污染;11月9日起,有明顯冷空氣活動,擴散條件徹底改善,空氣質量好轉為優良。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