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多時候都變了樣,少了一份真心,最終都變成了表演。
說著言不由衷的話,交換著浮于表面的關心,像不像我們喝的奶茶,剛開始甜爽,幾口過后就覺得膩煩。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舒服也最高級的關系,是“零糖”的。
大家都不用虛偽客套,去掉虛浮表演,留下真誠。這種社交方式看似清冷,確實很有實效。
![]()
01
戒掉“商業互吹”,只提供“有效信息”。
我從前也陷入過這種誤區。
參加聚會,看到某位前輩展示一幅書法,即便覺得其水平實在平平,也要違心地贊嘆一句:“您的字,真有風骨神韻!”
我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對方聽了高興,能對我留下一個好印象。
可結果往往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人家心知肚明,知道這只是場面上的恭維。
那真正的高手是如何做的呢?他或許也會欣賞那幅字,但他不會輕易夸贊。他會說:“先生,您這個‘道’字,隱約有顏真卿的底子。不過我上個月,恰好在博物館看到一幅褚遂良的真跡,他處理這個字的捺筆時,方式非常特別。我將照片發給您,我們或可一同探討?”
他一句恭維的話都沒有,但他提供了“有效信息”,是“認知增量”。他巧妙地將對方,從一個需要被奉承的對象,轉變成了一個可以平等探討問題的同好。
“零糖社交”的第一步,便是戒掉那些空洞、廉價的贊美。要么,就保持真誠地沉默。要么,就說一些能讓對方確有收獲的、有價值的話。
![]()
02
戒掉“無效飯局”,只進行“有效鏈接”。
你是否也曾算過,一年當中,有多少時間,是被消耗在“不得不去”的飯局上?
遠房親戚的聚會,許久不聯系的同學聚會,甚至連對方身份都模糊的“組局”。
你坐在那里微笑著,說著些毫無意義的客套話。用自己寶貴的時間,為他人的無聊作陪。
我認識一位投資界的前輩,他有一個習慣:極少參加晚宴。
并非他注重養生,而是他認為,所有需要依靠夜晚的酒精和喧囂才能推進的事項,其本身便缺乏堅實的基礎。他的所有會面,都安排在下午的咖啡館,或中午的商務簡餐。
一個小時,將事情溝通清楚,將價值交換完畢,然后,便各自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去。
“零糖社交”,便是將所有消耗心神、浪費時間的“垃圾社交”予以剔除。每一次交往,都有明確的指向。
或是為了解決問題,或是為了交換信息,或是為了進行一次深度的思想鏈接。
![]()
03
戒掉“拐彎抹角”,只進行“有效反饋”。
習慣于討好的人,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喂糖”。
同事拿來一份乏善可陳的方案征求你的意見。你明明覺得毫無亮點,嘴上卻說:“想法很不錯,就是這個細節,如果再調整一下,或許會更好。”
一個真正負責的人,一個真正的高手,他會選擇直接給建議和方法。
他會直接說:這個方案核心邏輯有問題,數據支撐不足,前三頁的論述可以全部刪除。我建議你從這個角度,重新構思。”
這樣的話,聽起來或許有些刺耳,令人不適。但它卻是“有效反饋”。它能讓人瞬間清醒,清晰地知道問題所在,以及修正的方向。
“零糖社交”,便是敢于給出,也樂于接受,最直接、最真實的反饋。因為大家都心照不宣,我們相聚于此,不是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為了將事情,做得盡善盡美。
![]()
最后總結一下:
戒掉言不由衷的贊美,是與人交往的真誠;
戒掉無謂的消耗,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
戒掉虛偽的客套,是為了更高效率地彼此成就。
當我們敢于提供最真實的看法時,你會發現你吸引來的,都是真正渴望成長、并肩同行的“盟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