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
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外,“互聯網藍”道旗次第排開,場館入口的智能安檢設備已完成調試,空氣中飄著些許桂花香氣……再有兩天,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就將正式開幕,隨著大會的腳步日益臨近,烏鎮這座千年古鎮的互聯網氛圍也愈發濃厚,智慧生活場景早已融入日常。
時間拉回到2007年,烏鎮西柵景區經過4年的封閉式保護和開發后,重新對外開放。彼時的這座傳統古鎮,幾乎還看不到什么互聯網的蹤跡。
轉折發生在2014年。這一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舉辦,并成為峰會的永久舉辦地。峰會的“落戶”,恰似投石入湖,十余年間激起層層數字漣漪,讓“枕水烏鎮”蛻變為“云上烏鎮”。
![]()
烏鎮景區夜景
今年是烏鎮峰會辦會第十二年。步入第十二個年頭,烏鎮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智慧小鎮”:
——有著1600余個車位的生態停車場里,不同顏色的頂燈清晰標示空余車位,車輛在行進時,停車場內燈光便會自動感應,點亮行車路徑;
——游客在自助機前掃碼購票,或直接刷臉入園,三秒即可完成核驗。打開地圖APP,“一張地圖游烏鎮”能一鍵搞定門票預訂、路線規劃;
——景區配送中心所有進口的冷鏈產品都在“浙冷鏈APP”上錄入了信息,手機掃碼即可追溯生產、運輸全流程;
——想確認入住酒店布草是否干凈?掃碼便能查看PH值與檢測報告,植入的RFID芯片讓每一件床品都有了“電子身份證”……
近年來,通過引進5G、AI、4K/8K超高清、大數據、區塊鏈等關鍵技術,烏鎮景區正不斷深化文化與科技融合,呈現出“智慧文旅”“數字文旅”的新面貌。智慧場景也走出景區,融入民生肌理。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媒體中心
在此過程中,烏鎮景區的信息化構建正變得愈加成熟,烏鎮這座小城鎮也朝著創新互聯、產業集群化方向加速發展。與此同時,受益于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紅利效應,烏鎮借力互聯網賦予的新內涵變得愈加智慧。各類創新資源、新業態逐步向這個小鎮涌來,烏鎮互聯網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區、大數據高新技術產業區、互聯網特色小鎮等相繼落地,數字經濟企業數量大幅增長。
難怪人們總說:“在烏鎮,你可以看見數字生活的模樣。”這里不僅是全球互聯網成果的“展示窗”,更是數字民生的“樣板間”。
互聯網讓烏鎮更加包容,也讓小鎮經歷著跨界之變。兩天后,烏鎮又將聚焦全球目光。當千年水鄉與數字浪潮再度相擁,期待今年峰會能帶來更多數智場景新體驗,書寫關于“數智未來”的更多答案。(記者 張晨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