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霓虹與星月同輝,一場跨越時空的"追月盛宴"正在中華大地上演。11月5日晚,本年度最大"超級月亮"如約而至,這輪距離地球僅35.7萬公里的皎潔圓盤,將夜空裝點成夢幻的銀色劇場。從東南沿海到雪域高原,無數鏡頭定格下這份來自宇宙的浪漫饋贈,讓我們跟隨網友們的鏡頭,開啟一場沉浸式的"云賞月"之旅。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天文奇觀:當月亮觸手可及
當晚20時許,廈門環島路的觀景臺上已聚滿"追月人"。隨著月亮緩緩升起,原本纖細的月牙逐漸膨脹成飽滿的玉盤,其表面紋理在地面光學設備的捕捉下清晰可見。
![]()
在西藏日喀則的岡仁波齊峰腳下,海拔4500米的觀測點傳來震撼畫面:皎潔月光灑在雪山之巔,與經幡的彩色布條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畫卷。
![]()
據紫金山天文臺數據,此次月球于11月6日6時27分抵達近地點,35.7萬公里的間距創下2025年滿月紀錄。這個距離比平均近地點縮短了3000公里,相當于把月亮"推"近了半個地球直徑。
全民攝影:定格宇宙級浪漫
![]()
這場天文盛宴迅速引爆社交媒體,#超級月亮#話題閱讀量暴漲。北京網友在國貿三期頂樓拍攝的"城市月升"獲得超十萬點贊:玻璃幕墻倒映著金色月輪,與長安街的車流燈光構成賽博朋克風格的畫面。
![]()
在杭州西湖,斷橋邊的攝影師們架起"長槍短炮",捕捉月亮從保俶塔尖升起的瞬間。有攝影愛好者透露,為搶占最佳機位,有人提前6小時就來占位。而成都的無人機編隊則上演了科技浪漫——300架無人機在300米高空組成月相變化圖,與真實月亮形成跨次元對話。
科學揭秘:超級月亮的誕生密碼
![]()
這輪"超級月亮"的驚艷表現,源于精妙的天體力學巧合。當月球運行至近地點(距離地球<36萬公里)且恰逢滿月時,就會呈現視覺上的"膨脹"效果。
![]()
數據顯示,近地點滿月比遠地點滿月直徑大14%,面積大30%,亮度增加約30%。這種差異雖不改變月亮實際大小,卻能顯著提升視覺震撼力。2025年共有4次超級月亮,而此次因月球過近地點時間與滿月時刻僅相差12小時,成為年度之最。
文化共鳴:千年月文化的現代演繹
![]()
從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到蘇軾的"千里共嬋娟",中國人對月亮的情感已延續千年。此次超級月亮期間,各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蘇州園林推出"聽琴賞月"雅集,古琴聲與月色交融;西安城墻舉辦"唐詩映月"朗誦會,百名兒童齊誦《靜夜思》;而在網絡平臺,#我給月亮寫首詩#話題收到2.3萬份創作,年輕網友用新詩體延續著古老的文化基因。
![]()
文化學者指出,當現代科技讓我們看清月表環形山時,傳統文化賦予月亮的詩意依然鮮活。這種古今對話,正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碼。
當月光灑向2025年的中國大地,這輪超級月亮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成為連接科技與人文、傳統與現代的紐帶。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它提醒我們:有些美好永遠不會褪色,就像千年前的詩人與今夜的我們,共享著同一輪照亮心靈的明月。
![]()
此刻,無論你身在何處,不妨抬頭看看這輪見證人類文明的月亮——它依然安靜地懸掛在天際,用永恒的光輝訴說著:在浩瀚宇宙中,人類對美的追求,對未知的探索,永遠值得仰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