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貴州、遼寧、吉林稅務部門曝光了3起利用農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虛開發票偷稅騙稅案件,分別是:
2021年至2023年,貴州博方民族藥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虛假注冊黔南州惠水縣星嶺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操控貴州旺禾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騙享涉農稅收優惠,讓上述兩家合作社為其開具農產品銷售發票295份,金額2509.60萬元,其中281份發票虛抵增值稅進項稅額232.83萬元,并通過虛假納稅申報,少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費款共計249.03萬元。2025年4月,國家稅務總局黔南州稅務局稽查局對該公司作出追繳稅費款、滯納金及罰款445.35萬元的處理處罰決定。
2018年至2022年,以戴元軍為首的犯罪團伙,注冊成立遼寧桃園家飾有限公司,通過虛開農產品收購發票、農產品銷售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采取“低值高報”、虛假結匯等違法手段騙取出口退稅。2023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盤錦市稅務局稽查局對該公司作出追繳騙取出口退稅款1852.72萬元的處理決定。2025年7月,主犯戴元軍因犯騙取出口退稅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一個月,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四條“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的規定,對其處罰金2500萬元;其余4名從犯均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各處罰金10萬元。
2017年至2024年,以閆莉為實際控制人的吉林省琴航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吉林省中匯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長春市威純經貿有限公司3戶企業通過虛開農產品收購發票、虛列進項稅額、出口不具備合理商業目的貨物等違法手段騙取出口退稅。2024年10月,國家稅務總局長春市稅務局稽查局對上述3戶企業作出追繳騙取出口退稅款578.12萬元的處理決定。
近年來,為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黨中央、國務院在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產品生產流通、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促進農業資源綜合利用、支持農村金融發展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同時還出臺了農產品收購企業可自行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作為進項抵扣憑證的政策,降低農業生產者經營成本,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保障廣大農民收入。農產品生產流通環節多、交易分散,不同環節均有相應優惠政策,一些違法團伙瞄準這些情況,挖空心思虛開發票偷稅騙稅。稅務部門依法查處相關案件,進一步規范了涉農領域稅收秩序,傳遞出稅務部門常態化依法查處各類涉稅違法行為的鮮明信號。
“此次公布案件中的不法行為,嚴重違背了涉農稅收優惠政策扶持農業發展、減輕農民負擔的初衷,不僅直接導致國家財政收入流失,更背離了政策目標,損害了誠信守法農業經營者的整體利益。”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楊小強認為,稅務部門對其依法查處,懲治了擾亂農業生產經營秩序的“害群之馬”,起到強有力的震懾作用。
吉林省律師協會財稅法律專委會主任榮亞萍表示,近年來,稅務部門聯合公安等8部門建立起從行政執法到刑事司法全鏈條、一體化打擊機制,持續在數據共享、聯合分析、聯合打擊等方面深化合作。相關部門強化信息互通,運用稅收大數據開展風險分析,實現對稅收違法犯罪行為的精確研判和查處。
針對本次通報的案件中,某合作社因被誘騙出借公章參與虛開最終被罰的情況,專家提醒,經營主體應健全內控機制,不隨意出借資質、不委托非正規代理記賬,主動學習稅收政策,明確優惠享受條件與邊界,做到主動守規。(經濟日報記者 董碧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